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高东晓)近日,第七届中国鸡蛋产业大会在山西太原圆满举办。大会以 “聚智赋能 蛋链新生” 为主题,由山西省现代农业鸡产业技术体系、山西晋龙养殖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物联国际(北京)会展有限公司承办,吸引国内外鸡蛋产业链 1500 余名代表、800 余家企业参与。聚焦蛋鸡产能过剩、价格低迷、增长受限等核心痛点,大会通过多维度论坛与务实对接,为行业深度调整期注入破局动能。

政产学研推联动,搭建全链条交流平台
作为行业极具影响力的全国性会议,本届大会汇聚政、产、学、研、推全领域力量,形成 “多方联动、精准破题” 的交流格局。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姚继广、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孔照胜、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曾显营研究员等嘉宾出席并致辞,分别从政策引导、科研转化、企业实践等角度,呼吁深化上下游融合,推动蛋业从 “规模扩张” 向 “质量提升” 转型。
人民网、新华社、农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及行业媒体全程报道,全景呈现产业成果与智能设备、功能蛋品等创新产品,全方位提升大会社会影响力与行业辐射力。
科技赋能,破解养殖与发展瓶颈
科技是本届大会的核心破局抓手,从智能养殖到模式革新,多维度推动产业升级。
智能技术提效降本:福州木鸡郎智能科技、北京久典营养科技等企业代表分享实践经验,智能巡检设备可提升养殖效率 20%、降低人工成本 30% 以上,智能平台实现 “饲料配方 - 养殖数据 - 销售终端” 信息互通,AI 蛋品分级技术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
非笼养模式成趋势:全球非笼养蛋鸡论坛明确行业升级方向,首次颁发 “非笼养典范企业奖”,3 家企业获评 “100% 非笼养典范企业”,12 家企业及 3 家设备商获表彰,推动构建 “动物福利 + 食品安全” 的非笼养产业生态圈。
科学防控市场风险:针对价格周期性波动,大会提出 “降本 + 避险” 双路径,通过精准饲料配方调控可降低生产成本 5%-8%,场外衍生品工具则为中小养殖户提供套期保值方案,助力稳健运营。
深挖营养价值,激活消费市场潜力
大会首次设立 “蛋营养健康论坛”,破除消费认知误区,打通 “价值认知 - 消费转化” 链路。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孙树侠、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王旭峰等专家,通过临床数据与膳食研究,倡导 “成年人每日 1 枚鸡蛋” 的科学理念,强调其补充优质蛋白、增强免疫力的核心作用。
产业端同步发力,企业代表分享通过饲料配比优化、环境调控等方式生产功能蛋品的经验,满足母婴、健身等细分人群需求,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新零售与品牌赋能,拓宽增长路径
线上转型降门槛:京东鸡蛋新零售论坛提供 “战略 + 实操” 指导,平台公布年交易额超 50 亿元的蛋类业务布局,推出首月流量倾斜、冷链物流补贴 30% 等招商扶持政策,通过案例分享展示品牌定位、包装设计与故事化营销的实效。
品牌与加工提溢价:专家提出数智时代品牌打造方法论,建议企业精准定位细分人群、建立全链路可追溯体系,同时倡导整合区域资源打造公共品牌,提升集群竞争力;《品牌蛋增长五力模型》为企业发展提供系统理论框架。
探索定价机制与出海路径,拓展发展空间
规范定价稳市场:定价机制研讨论坛明确,养殖成本、供需关系、运输成本与品牌溢价是核心影响因素。针对中小养殖户议价弱、区域标准不统一等痛点,建议由行业协会牵头建立 “成本 + 供需 + 品质” 综合定价模型,发布区域指导价,缓解恶性竞争。
出海破局寻新机:面对国内产能过剩与国际市场 “蛋荒” 的反差,鸡蛋出海论坛指明方向。山西蛋业以绿色养殖、区域公共品牌为差异化优势,智能设备与粪污资源化利用方案可满足国际品质与环保标准,为企业开拓欧盟、东南亚市场提供支撑。
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强化平台服务效能
大会通过多元形式提升交流实效:青年企业家闭门会汇聚 80 余名行业精英,聚焦产业链协同与国际化布局;中国农业大学禽业校友会促成 2 项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品牌展示区与产销对接专场吸引近 80 家企业参展,30 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山西晋龙与京东签订年供 1 万吨品牌蛋长期协议。
会后,部分代表实地考察山西久典宇辰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深化全产业链协同经验交流。
本届大会凝聚行业共识,明确 “智能化、品牌化、全球化、营养化” 的发展方向。未来,鸡蛋产业链将在各方协同下持续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实现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