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市场观察 | 奶茶店拼副业玩跨界 把咖啡党、微醺族、养生族都变成顾客

2025-04-11 17:26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曹译文

夜色渐浓,出差长沙的吴先生在热闹的步行街奶茶店点了一杯调酒:“现在的奶茶店花样越来越多了,调酒还有各种酒精浓度可选,对浅尝辄止的人士很友好。”这家奶茶店隶属于长沙本土赫赫有名的奶茶品牌茶颜悦色,是旗下推出的子品牌之一,在长沙街头几乎几十米就有一家。店员推销的也不只是饮品,还有店里的小零食:“要不要带一包我们家的小零食,很好吃。”

近年,新茶饮界竞争激烈,只靠传统奶茶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各大茶饮品牌也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副业”。

新茶饮“剑走偏锋” 寻找第二增长点

新茶饮竞争激烈背景下,近几年多数品牌在传统门店的基础上增设了咖啡这一单品线。最早独立的是蜜雪冰城创立的子品牌“幸运咖”,最便宜的经典美式不到6元;沪上阿姨的“沪咖”去年已有门店开始独立运营,饮品价格集中在15元以下;茶百道的“咖灰”、柠季的“RUU COFFEE”及喜茶旗下的“喜鹊咖”,咖啡这一单品线已经成了新茶饮的基本操作。

此外,新茶饮尝试的新产品线也层出不穷。今年3月,霸王茶姬旗下新副品牌“第二杯茶”的首店CHAGEE MODERN TEA推出全新品类“CHAGEE NOW 茶姬现萃”,社交平台上不少人为这家现萃茶体验店打call。

另外,奈雪的茶在深圳开出了“奈雪GREEN”,推出四款全新能量碗,全天候供应,主打健康轻食;深陷关闭直营店风波的乐乐茶开出了“LELECHA WONDER烘焙工坊”,主打手工现制烘焙产品。

新茶饮开始“剑走偏锋”,原因不外乎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新茶饮经过近年来爆发式增长,一二线城市门店密度已趋于饱和,同质化竞争严重,原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上涨,逐年开打的价格战也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需要通过多元化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点,满足持续增长的需求。

健康好喝加个性 这届年轻人全都要

早上喝咖啡,中午来一碗轻食或手工烘焙的面包,奶茶消费集中在下午茶时段,有健康需求的可以来一杯果蔬汁,酒精饮品则适配夜间社交,年轻人的一天都可以被新茶饮品牌承包了,而品类多元化的新茶饮门店则可以借此提升门店全时段营收。

新茶饮品牌正从传统的奶茶专卖向覆盖全天消费场景的“生活方式平台”转型。通过拓展咖啡、轻食、酒饮、果蔬汁等多元品类,品牌不仅打破了单一的“下午茶”时段限制,更构建了一条完整的消费链。

新茶饮品牌不希望仅仅被局限为“奶茶店”,而是定位为“年轻生活方式的提供者”,这种全时段布局不仅提升了门店的客群覆盖面,更通过健康化、社交化、个性化的产品矩阵,满足Z世代对新鲜感和多元体验的追求。年轻消费者追求新鲜感和个性化,新鲜的跨界产品也更容易制造话题和社交传播。

支撑这一战略的是新茶饮品牌成熟的供应链和运营能力。水果、茶叶、乳制品等原料可复用至咖啡、果酒等跨界品类,制冰机、萃茶设备等经过简单改造便能支持新产品的制作,而数字化管理系统和门店空间设计也能快速适配多元业态。这种“轻量级扩张”模式显著降低了试错成本,使品牌能够以奶茶为核心流量入口,撬动咖啡、酒饮、轻食等多个市场,形成协同效应。

机遇与风险并存 子品牌难以替代主业

新茶饮赛道今年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古茗、蜜雪冰城已相继登陆港交所,沪上阿姨正加速推进上市进程,另有市场消息称霸王茶姬和茶颜悦色拟赴美IPO,加上早前已上市的茶百道和奈雪的茶,新茶饮企业间的竞争正从产品端延伸至资本战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提出,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的五多理论,从五大方向为品牌升级赋能,打造更丰富的产品矩阵。“‘五多战略’并不适合中小企业。发展副牌是一把双刃剑。当企业主业根基不稳、副业战线拉得过长,而体量和综合实力又未达到相应规模时,盲目扩张副线反而会稀释核心竞争力,这绝非明智之举。”他分析道。

新茶饮品牌的剑走偏锋并非放弃奶茶主业,而是通过场景扩容把营业时间拉满,早餐卖咖啡、下午卖奶茶、晚上变酒馆,把咖啡党、微醺族和养生族都变成顾客,再用跨界联名把品牌逼格拉高,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多掏钱,玩的是价值扩容,以便在存量市场中寻找增量。头部品牌可能进一步演变为“综合型食品巨头”,而中小品牌则需聚焦细分赛道避免资源分散。

未来,新茶饮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品类创新,而是转向全域消费生态的构建。当品牌能够用一杯奶茶的流量撬动咖啡、酒饮、轻食等多个市场时,其商业想象空间已远超传统茶饮店。从一杯奶茶到一种生活方式,新茶饮正在重新定义行业的边界。毕竟,拿捏住年轻人从早到晚的需求,才是真正的赢家。(顾喆翡 何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