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光热资源丰富,宜烟面积广阔,适宜种植烟叶,是云南“黄金走廊”生态特色优质烟叶核心区。一直以来,烟草产业作为文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每年生产规模保持在100万担以上,成为供应省内外13家工商业的重点核心原料基地,连续5年获全省烟叶高质量考核奖,烟叶质量迈入全省第一方阵,砚山县和丘北县两度获评“云南最具影响力烟区”,5个村获评“云南美丽烟村”。
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锚定“品质特色突出、工业需求旺盛、烟农荷包鼓鼓、运行规范高效”的烟叶发展目标,以加快构建现代烟草农业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打牢发展基础,突破机械化作业瓶颈,深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从生产方式、组织模式、管理措施上改革创新,不断促进质效提升,持续探索烟草农业现代化新路径。
发展种植型合作社 统筹产业稳烟区
紧扣高质量发展方向,创新发展村党组织领办烤烟种植型合作社模式,文山州累计建设种植型合作社154个,服务1.14万户烟农,覆盖38.63万亩种烟地块,占全州种烟面积的97%。除种烟规模较小、烟农较少的村寨,种植型合作社已实现全覆盖。
“通过党组织领办、党员带头、能人搭手、村民抱团的发展理念,我们将‘村社农’连为一体,在规划布局、土地流转等方面带来便利,种植型合作社还能拿到烤烟连片种植规划和电能烤房专业化烘烤补贴,保障农户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砚山县平远镇富侨社区党总支书记、种植型合作社理事长邱永跃说。
2023年1月,砚山县平远镇富侨社区成立了全州第一家烤烟种植型合作社,充分发挥村委会的组织协调职能,自主流转土地1100亩。统一规划当地产业布局,制定了“粮+烟+N”产业三年轮作统一规划,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蓝莓、紫薯、蔬菜、西瓜等产业。同时依托种植型合作社对集体土地进行整合,规划建设了文山州首个高标准基本烟田项目,配套管网、沟渠和机耕路等设施,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建设种植型合作社,与综合型合作社明确分工。种植型合作社管农户、管土地、管产业、管工人、管资产,传统综合型合作社负责管服务、管市场、管推广,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形成了种植型合作社统筹要素管理、综合型合作社提供专业化服务、种植主体专注生产种植的烟叶生产组织模式。
文山烟区还依托种植型合作社吸纳培育新型烟叶种植主体,进一步壮大烟农队伍,全州发展“80后”“90后”烟农群体占比达47.12%。
“今年雨水好,烤烟长势很好,光卖烟就卖了20多万元。我还加入了合作社的机耕队、集中运输车队。媳妇也在家一起种烤烟,收烟结束在村子边的蓝莓基地打工,能够照顾老人和小孩,这几年的收入也证明我们没有选错。”砚山县平远镇回龙村“90后”夫妻高朝思、李焕通过种植烤烟,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文山州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深挖烟田潜力,顺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紧扣“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积极引入能与烟叶协调发展、互补高效的高原特色农业作物,连续3年开展粮烟协同示范1.5万亩,每年辐射带动全州种植烟后作物18万亩,形成稳定的“粮+烟+N”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
烟叶收购结束不久,砚山县稼依镇的烟农们又开始忙碌起来,清除烟株残体,准备种植其他作物。大尼尼村紧挨稼依坝,水源条件好,每年都有很多农户在烤烟采收后种植豌豆、蚕豆等经济作物。
“每年收烟结束,我们村很多家都会种菜豌豆,烟秆正好可以留下给豌豆搭架子,豌豆摘好了老板直接来村里收,贵的时候能卖到八九元一斤,一亩能收入好几千元。”大尼尼村烟农王世海说。
文山州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非常适合种植反季蔬菜,不仅烟农种植积极性高,也吸引了许多外地商人前来大规模租地种植。
大尼尼村种植型合作社理事长刘顺洪介绍:“大尼尼村每年豌豆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亩以上,每逢这个时候,许多人就开始来租烤烟连片地准备种植菜豌豆,等到上市就直接在地里装车运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整个环节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农户们不愁没活干。”
以种植型合作社为平台,文山州开展了村集体资产设施高效利用,将新建的51群976座电能烤房作为合作社经营性资产,由合作社为烟农开展专业化烘烤服务,增加了合作社经营收入。在非烟季节还能出租电能烤房,用于烘干食用菊花、玉米种子,加上烟草相关补贴,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上千万元,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
“建设了种植型合作社,我们干事有方向,原来家里只是种烤烟,每年等着烤烟收购才有收入,现在合作社分红、地租、农闲时打工,一年到头都有收入,儿子也在紫薯基地帮忙运输,生活越过越好。”平远镇富侨社区烟农张玉斌说道。
四位一体同推进 全程机械增效益
文山州坚持把农业机械化推广放在为烟农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首位,以砚山、丘北两个全国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建设为契机,一体推进农田、农机、农艺、农服融合,让烟农种烟更轻松、钱包也更鼓。
2024年,文山州通过种植型合作社落实百亩以上连片占比81.5%,为机械化作业奠定了基础。全州烤烟机械化耕整地比例达99%以上、机械打塘达93%、机械覆膜达83%、机械中耕达98%,核心烟区全环节平均用工减少到每亩14.6个工,每亩降本达815元,烟株田间长势为近3年最好。
机艺融合,创新是关键突破点。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加强与北航云南创新院等科研单位合作,鼓励全员万众创新,集聚内外智慧,农机研发呈现出实用、多样、融合、智能的态势。近年来,累计研发新型农机24种,外部引进农机87类,发布标准体系24项,获得授权专利3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1项。
结合当地生产条件,文山州自主研发改进出一批价格便宜、便于操作、接地气的“土农机”,部分环节农机正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技术新、装备强的烟草农机成为种烟的好帮手,让烟叶生产如虎添翼。
利用北斗导航控制技术,对农机进行智能驾驶改装,在整地理墒作业时,系统会自动规划作业路线,农机按照设定的路线匀速前进,自动修正方向,确保烟墒笔直、平行一致、均匀饱满,提高作业标准化和精准度。合作社的机耕手们非常满意:“以前人工驾驶,非常考验技术,一不留神就要返工,现在有了自动驾驶系统,位置、路线、速度等信息在屏幕上一目了然,我们省时省力,农户也非常满意。”
“我们合作社今年采购了几台移栽机挂件,为烟农提供移栽专业化服务。我第一次使用3人3垄乘坐式轻简移栽挂件,效率提高了很多,以前3个人一天顶多栽五六亩,现在一天能栽10多亩,而且还是坐着栽,轻轻松松就栽完了。”砚山县维摩乡海子边村烟农王兴明满意地说。
针对机械采收难的问题,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研发了自走式田间综合作业辅助平台,在山地丘陵等交通不便的地区,使用无人机对采好的包烟进行吊送,有效填补了机械采收的空白。
同时,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组建农机专业队57支687人,整合社会农机资源,扩大服务范围,并研发推出“云滴农机”“空中滇农”微信小程序,为烟农提供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数字化农机服务平台,保障农机得到高效利用,进一步确保全程机械化的实现。
“这是我们种烟用的小程序,整地、打药直接在手机上就能下单预订,机手们收到订单后会按照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上门服务,省时省力又省心。”平远镇大新村烟农王全华向记者展示了“云滴农机”小程序的使用过程。
为促进文山州烟草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成立烟草农机测评中心,联合科研院所农机权威专家、行业农机专家、职业烟农成立专家组,开展烟草农机农艺标准现状调查和田间试验验证,烟草农机测评选型工作覆盖全州、辐射全省。以农机测评选型为抓手,集聚资源要素、补齐短板弱项,全面提升烟草农业机械化水平。2024年,文山州组织开展移栽覆膜、中耕管理、采收烘烤3期农机测评选型活动,筛选出实用通用的农机13款,国家烟草专卖局农机“揭榜挂帅”3项验证也在文山落地实施。
测评活动结束后,及时发布测评结果,出具的测评报告上报上级烟草农机主管部门备案。将测评出来的优质农机编入《文山烟草农机选型手册》《文山州烟草采购农机重点名录》加以推广,为合作社和烟农购买农机提供参考,保障了机械化作业的质量。
“探索全程机械化的最终目的是解决规模与效益之间的矛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烟效益。我们将不断完善农机研发、推广、服务三大体系建设,实现农机农艺融合向全程覆盖、专业服务、提质增效阔步前进。”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生产经营科科长娄亚说。
足不出村把烟交 惠农服务暖民心
烟叶采摘、烘烤时节,烟农们满怀致富的期盼,在田间、烤房挥汗如雨。
天蒙蒙亮时,文山州的烟田中,十来名烟农分工明确,熟练地进行采摘、搬运、装车。距烟田约8公里外的丘北县树皮乡矣得烤房群,三五名工人正忙着分类编烟、上竿、烘烤。在烤房群一旁的空地上,树皮烟站站长姜继孔正在人群中讲解站外集中分级、站内定级的新收购模式,烟农们认真学习今年的收购要求、措施,仔细观摩烟叶收购标准,现场互动频繁,争相提问。
树皮乡是丘北县“三个十万担核心优质烟区”主阵地之一,也是文山州核心烟区“156”示范工程建设示范区之一。不同于往年的人声鼎沸、熙熙攘攘,今年的烟叶收购点只闻满仓金叶飘香,不见人来人往。
“每到烟叶收购季,可以说是既欢喜又忧愁。喜的是一年的忙碌有个好收成;愁的是烟农交烟道远路挤、劳务繁杂,很多农户全家参与、早出晚归还不一定能交完烟,往往一天下来身心俱疲。”丘北县树皮乡丰信烤烟综合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自兴感慨道。
2024年,为切实解决烟农交烟问题,让烟农足不出村卖好烟,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推广站外集中分级、统一运输、代表交烟的收购模式,由烟农专业合作社组建烟叶专业化分级队伍,优化人员配备,规范收购流程,统一由合作社进行烟叶集中运输,进一步为烟农提供更加精准、便捷、贴心的服务。在集中分级点,各合作社还安装了简易打包机、烟包传送带、小型葫芦吊等机械,或者租用装载机、叉车进行烟包装卸,降低烟农打包、装卸的劳动强度。
在丘北县树皮乡白色姑站外的集中分级点,44岁的烟农杨美兰正运送烟叶来分级。“往年交烟,山路崎岖,来回一趟就要1个多小时。今年,我们只需把烟叶交到村里的集中分级点,由合作社组织车辆集中运输到烟点。每家都单独成包,上面还贴有二维码,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自家烟叶的初定等级和重量,在烟站完成交售后,还能查看交售等级、重量、金额等信息。”杨美兰介绍。
今年烟叶收购启动前,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自主研发推广“文烟集中分级”小程序,拓展“云追”系统向站外分级点延伸,探索建立烟农烟叶交售数字化标准,提升烟叶分级专业化、组织化、规范化水平,提升服务烟农质量,实现流程顺畅、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在站外集中分级点,烟叶经过专业化分级打包后,由分级人员使用手机采集烟农基础信息、专业化分级信息,打印二维码粘贴在烟包上,通过二维码跟踪烟叶流向,实现烟叶交售全流程可追溯。在烟叶收购点,采用扫码枪批量提取烟包上二维码的数据,定级员将级别信息录入“云追”系统,无人过磅系统采集烟叶重量,随后将本次交售烟叶信息自动推送到“云南烟草烟叶运行管理平台”完成过磅交售。
“经过专业化分级后,烟叶纯度更高,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也降低了。现在不仅烤烟价钱更高了,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好烟叶采烤和田间后期的管理。”谈及收购流程的变化,龙溪村烟农谭天得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文山州大力推广站外集中分级、统一运输、代表交售的收购模式,烟叶收购流程进一步优化,提升了分拣效率和收购等级质量的稳定性,省去了烟农初分烟叶环节的资金投入,大大降低烟农交售成本,实现在“家门口”轻松交烟。
科技赋能“慧”收购 流程再造提质效
金秋九月,在砚山县洪福烟站,一辆辆满载着金黄色烟叶的车辆整齐排列,烟农高登飞和收购辅助人员正忙着将烟叶均匀地铺放到传送带上。烟叶经智能定级机后落到小推车上,随后由运输员运输至过磅处,高登飞在收购一体机屏幕上逐秤点击确认便能完成烟叶交售。
这是文山烟草自主研发的智能定级机和无人过磅系统,也是文山烟草今年重点推广的新技术。烟叶收购是烟叶生产全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随着近些年站外集中分级、烟叶统一运输、框烟收购、智能盘点、在途追踪等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收购环节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烟农交售烟叶也越来越方便。
智能定级机形式上参照银行自动存取款机,技术上采用AI图像识别和近红外光谱分析双识别技术,采用分层进料方式,定级准确率与人工定级一致,效率可达每小时500至700公斤。无人过磅系统则借助二维码标签、近场通信(NFC)代替等级牌,用电脑代替了司磅员和复核员,只需在触摸屏上点击就能自主完成烟叶交售。
烟农到烟站后,首先到定级机前刷身份证,识别烟农信息并与收购系统关联;下一步将烟叶均匀平铺在传送带上,送入智能定级机进行定级,定级后的烟叶落入后端小推车中,级别不符合的烟叶退回,定级机同步将等级信息自动写入小推车标签中;随后,运输员将装满烟叶的小推车推到过磅区,烟叶的重量和等级信息显示在收购一体机上,烟农在触摸屏上点击确认交售就完成了流程。烟叶过磅交售后,烟农在手机上就能查看详细信息,级别、重量、金额一目了然,当天晚上烟农就能收到售烟资金。
2024年,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试点推广了9台智能定级机,全部收购线都推广使用无人过磅系统。通过优化烟叶交售流程,每条收购线减少了司磅和复核2个岗位人员,过磅环节效率提升了1.3倍,每次烟农交售耗时平均减少了0.5小时。
“机械分级统一烟叶收购标准,无人过磅保障收购公开透明,今年我们还在洪福、普者黑烟站试点推广定量分秤,有效杜绝仓储移库升损风险,全环节质量追溯促进补齐生产管理短板。”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生产经营科副科长李波介绍。
走进烟站收购仓库,在叉车机的帮助和仓管员的调整下,一个个四面折叠的烟框迅速成型,在存储相应重量的烟叶后,整齐地摆放堆叠,往日堆积如山的烟叶打包麻片已不见踪影,呈现出现代烟叶仓库的崭新模样。
“往年我们烟站光打包就要十几人,上车的需要七八人,如果来3辆车,我们经常就要加班到凌晨,接着白天又要收烟,很累。现在减少了很多人工成本,省时又省力。”洪福烟站站长罗顺琼说。
近5年来,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持续推进框烟智慧收购,2024年在文山州7个县(市)38个站点推广框烟85万担,占比约80%,预计2025年可实现框烟智慧收购模式全覆盖。通过收购流程再造,极大缓解了收购期间仓库的库容周转压力,提高了仓库的利用率,还降低了管理和运行成本,提升了烟叶供应整体运行效率和安全效能。
10月2日,随着最后一车烟叶过磅,文山州2024年烟叶收购工作全面结束。全州收购烤烟107.7万担,14139户烟农实现售烟收入18.24亿元,首次突破18亿元大关,同比增加5121万元;户均收入12.9万元,同比增加1.42万元;实现烟叶税4.01亿元,同比增加1127万元;烟叶收购均价、上等烟比例、烟农售烟收入、烟叶税、户均收入和亩产值6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走在新时代的征途上,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将进一步增强建设优质烟叶原料供应基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围绕‘品质特色突出、工业需求旺盛、烟农荷包鼓鼓、运行规范高效’的烟叶发展目标,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找准烟草产业发展方位,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把自身优势变为发展胜势,为实现农业强国战略贡献烟草力量。”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书记、局长、经理王永振表示。(杨标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