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广东高州市山美街道同进村:一棵“同进麦” 旺了一条村

2025-02-14 14:02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李方冰

每年春节前后,正是麦菜生产旺季。走进山美街道同进村,大片田地里一片繁忙,贩运麦菜的车辆穿行在乡间公路。村民们正忙着浇水、采摘,绿油油的麦菜装满车厢,销往广东各地市场,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鲜菜品。

麦菜是同进村的富民支柱产业,当前,麦菜种植朝着规模化、科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种植面积达560亩,年产值约3000万元,菜农年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

“同进麦”深受市场认可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同进村村民敏锐地察觉到,彼时高州市场上麦菜量少,而种植麦菜的经济效益高,于是从韶关引进麦菜种植。

“刚引进麦菜时,村里只有4户愿意种植,村里几百亩地只有6亩是种植麦菜的。看到种植麦菜的村民都慢慢富裕起来了,其他村民也逐渐加入麦菜种植队伍。2000年是同进麦菜种植的高峰期,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都回来种植麦菜。”村民赖叔回忆说,“我也是在2000年后开始种植麦菜的,如今已经有24个年头了。”

同进村土壤肥沃,日照时间充足,种植的无公害优质麦菜卖相好,口感极为脆嫩、清香,可以煲汤、炒菜、凉拌等,很快就占据了高州市场的较大份额,并赢得了“高州麦”的美誉,远销广州、深圳、东莞以及广西等地,成为同进村农民主要创收来源。

基地种植做大“菜篮子”

近年来,作为山美街道“菜篮子”的同进村依托交通位置便利、麦菜种植历史长等优势,支持普通农户种植水稻后复种麦菜,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种植综合收益。

“麦菜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专业种植户田地里一年四季都种植麦菜,普通种植户种植水稻后复种麦菜,年亩产约6500斤。”同进村党总支书记蒋祖干介绍。近年来,同进村委会积极引导农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合作社+基地+种植户”效能,建设规模化麦菜生产种植基地,在育苗、管护、收购等环节为菜农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实现麦菜统一管理销售,全面提高麦菜品质和产量。

目前,同进种植麦菜规模约560亩,平坡村、英坡村建成规模化生产基地,麦菜收割完统一运送到当地农贸市场、超市,销售渠道畅通。

打造“岭南麦”品牌

“‘同进麦’已经成为同进农产品的亮丽名片,我们村民都希望同进麦菜能够继续推广出去,让更多人品尝到我们同进的甜脆麦菜。”一名同进村村民说。

为大力推广同进麦菜,山美街道推动同进村成立强村公司,通过注册“同进麦菜”商标,提供统一设计、包装、销售等服务,进一步打造“岭南麦”品牌,增强同进麦菜的品牌效应。

同时,积极与科研机构探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邀请蔬菜种植专家到同进村授课,提供标准化种植技术支持,通过发挥集采优势,为种植户提供合适价格的化肥和农药,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已与多家单位达成稳定购销关系,保证产品的供应稳定,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有效促进村集体增收。

“种植麦菜的29个年头里,我累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我家的麦菜种植规模已经发展到15亩,村委会还在种植方面给予科学指导,现在每亩麦菜种植成本约2000元,每亩麦菜年纯收入2.4万元,年均增收约35万元。”村民赖叔开心地算着一笔“幸福账”。

据了解,今年同进麦菜预计总产量达364万公斤,涉及350多户农户,预计户均增收超2万元。

“山美街道将充分发挥同进村强村公司的‘造血’功能,积极探索控肥增效、控水降耗的种植技术,有效带动麦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山美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邱茜 梁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