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黑龙江满目“丰”景待开镰

2025-08-28 14:49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夏思睿

处暑时节,龙江大地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满目皆是丰收的景色。8月24日至25日,记者跟随农业农村部秋粮生产和防灾减灾调研指导工作组走进黑龙江,看产粮第一大省如何全力以赴夺取丰收。

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君阳瑞利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田里,工作组仔细查看水稻长势,微微泛黄的水稻散发出淡淡的稻香,在空气里弥漫。

“今年稻穗实粒数比去年多好几粒!农技人员全程指导,播种、施肥、防虫都盯得紧,就这长势,产量准比去年好,丰收稳了!”合作社负责人林贺信心满满。不仅如此,他还介绍了合作社水田格田化改造情况,将原有的10亩一小格的田地整合成20亩一大格,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使得田地更具规模,便于管理和机械化作业。据测算,改造后共增加了24亩可种植面积。

在巴彦县丰裕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组走进地里,查看玉米植株整体状态、穗部情况、穗数、穗的大小、籽粒饱满度以及穗位高度。黑龙江省农技推广站研究员程鹏表示,去年秋季黑龙江省大面积耕地实现“黑色越冬”,冻土锁住土壤水分,今年春播期气象条件适配农机作业,播种质量显著提升,玉米出苗齐、苗壮,一类苗占比高,一二类苗占比接近100%;进入生长关键期后,光热充足、降水分布均匀,玉米生育进程加快,空秆率降低,穗粒数较历年增加。

丰裕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于云波介绍,今年,黑龙江大豆产区苗情创近年最佳,播种出苗期气温适宜、降水较常年充足,土壤墒情利于大豆生长,苗齐苗壮地块占比高;大垄密植等先进技术推广面积扩大,种植密度较常规模式提升,开花结荚期光温水协调,单株结荚数增加,优质高产品种的普及让大豆鼓粒期提前,百粒重有望高于往年。

“在玉米、大豆、水稻灌浆期,通过有针对性地选用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一次性或多次喷施叶面水溶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和杀菌剂,达到补养分、防病虫、促灌浆、增粒数、增粒重、防早衰、防倒伏等多种促进单产提升的目的。”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立军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立军说。工作组现场观看了玉米“一喷多促”作业,并与农民交流“一喷多促”实施的效果和意见建议。

为了防控病虫害,黑龙江省全国唯一的网格化病虫疫情在线监测网络实时运转,1万名村级植保员、3.2万台监测设备覆盖130多种病虫害,累计发布预报1200余期;全省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充足,今年新增一批高效智能机型,航化作业面积超7亿亩次,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力度加大,从“早发现”到“快处置”再到“绿色防”,形成全链条防控体系,有效守护作物生长安全,为秋粮稳产增产扫清病虫障碍。

秋粮的好长势,离不开全链条保障举措的支撑。在面积与结构优化上,黑龙江省通过土地清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水田格田化改造等,释放耕地潜力,2025年粮食作物实播面积同比增加。技术赋能贯穿生产全程,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工程稳步推进,1亿亩黑土地得到有效保护,耕地质量持续提升;分积温带推广优质主栽品种,实现主要农作物良种全覆盖;16项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超2亿亩次;新购置高性能农机具、更新老旧设备,农机作业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5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带动100万户小农户参与单产提升,加速先进技术落地。

目前,黑龙江省已进入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黑龙江各地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做好防涝抗旱准备;加快推进“一喷多促”,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田间管理;同时全力开展农机具检修,推进“防事故护秋收”活动,为即将到来的秋收工作筑牢基础,确保秋粮丰收、颗粒归仓。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5年,黑龙江省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主粮长势均超常年,秋粮总产有望突破1740亿斤,较去年增产142.6亿斤以上。

这片“中华大粮仓”正以蓬勃生机,持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岳海兴 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