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连着城乡两头,关系民生。近年来,重庆市依托蔬菜产业园建设,面对蔬菜连作病害问题,支持科研团队研究提出土壤微生态调控生态防控技术体系,为重庆及周边省市蔬菜生产节本增效,安全保供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产业园建设中,重庆市面对多地菜园土壤酸化板结、病原菌大量累积、微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蔬菜连作病害逐年加重,榨菜根肿病、辣椒青枯病、生姜姜瘟病、番茄根结线虫病等问题,自2016年起通过重庆市社会民生类重点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支持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丁伟教授团队与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罗雪峰推广研究员团队推进生态健康菜园重构,形成以土壤微生态调控防治蔬菜连作病害的生态防控理论体系。
在近10年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依托产业园建设,围绕20多项研究内容,集中攻关,利用宏基因组学相关技术,对根际微生物进行大规模高通量筛选,渐次探明了榨菜根肿病、辣椒青枯病、生姜姜瘟病等蔬菜连作病害的根部微生物群落结构、数量变化、发生规律与致病机理,并发现在防治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控土壤酸碱平衡、微生态平衡、营养平衡、作物抵抗力和病原菌致病性平衡,大幅降低蔬菜流行性病害和土传病害发生。
丁伟教授带领团队先后创制出苗强壮、根茎康等系列高效专用有益菌剂组合产品、牡蛎钾等生物质调酸控病配方产品,配套形成“育苗基质益生菌接种培育”“有机肥益生菌接种培育”“土壤调酸与中微量元素补给”等连作病害防控关键技术。最终构建起以健康栽培为基础,调酸、调菌、调营养、调抗性、控药为支撑,土壤酸碱平衡、营养元素平衡、微生物菌群平衡、寄主与病原菌互作平衡为目标的“一基础、五调控、四平衡”蔬菜连作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以此成为重构生态健康菜园的重大路径突破。
为推进新技术大面积应用落地,让新理论、新体系融入产业生产过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借助完善的“市—区(县)—乡”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充分发挥蔬菜产业园的带动作用,以小片带大片,以示范促推广,从观念更新到改进农艺措施,再到集成应用技术,大力推广“土壤微生态调控防治蔬菜连作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引领带动全市建设220万余亩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基地,培育了涪陵榨菜、武隆高山蔬菜、潼南绿色蔬菜等一批名牌农产品,为蔬菜安全生产与稳定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重庆市蔬菜播种面积1312万亩,产量2501万吨,直接产值750亿元。
目前该技术体系已推广至重庆市以及周边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等省市157个区县,应用面积1000多万亩,应用品种覆盖了十字花科类、茄果类、瓜类、根茎类等各类蔬菜。技术示范区实现亩均少施农药0.4公斤、增产530公斤、增收795元。同时综合防病效果达到70%以上,农药减量56%以上,减少病害导致蔬菜损失1500万吨,产生经济效益100亿元以上。(祁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