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徐以成 李新 记者程家武)为有效化解食品抽检结果不合格的生产经营单位风险隐患,督促企业主体责任有效落实,今年以来,滁州市市场监管局采取“三抓实”措施,规范和帮扶企业做好提升完善工作。
一、抓实“两个责任”
滁州市市场监管局印发专门文件,明确市级和县级市场监管部门在对食品抽检结果不合格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处置的职责分工,按照核查处置有关要求,查原因、上措施、抓整改,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把食品抽检结果不合格的企业作为监管重点,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定期通报不合格信息,压实属地监管责任。把同一生产企业一年内3批次及以上食品抽检不合格的问题,纳入地方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内容。综合运用“三书一函”压紧属地管理责任,对食品抽检结果不合格的生产经营者,及时将相关情况通报包保干部,敦促督导整改。
二、抓实业务指导
滁州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抓实对相关企业的业务指导和教育培训力度,今年累计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25场次,通过邀请监管人员和专家就企业提升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等开展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控能力培训,探讨交流分析抽检结果不合格的原因,得出可靠的结论,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为提升企业质量管控水平提供科学有力业务支撑。
三、抓实核查处置
为帮助食品生产企业分析查找产品抽检结果不合格原因及内在根源,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抽调食品检验、监管等专家组成“流动诊所”开展核查处置,对企业进行全面体检,帮助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建议,督促落实整改,严防再度出现产品不合格情况。对2批次及以上食品抽检结果不合格的单位做到帮扶全覆盖。今年以来,滁州市核查处置食品抽检结果不合格的生产经营单位147家次,派遣“流动诊所”进行帮扶的企业14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提升措施62条,有力保证了核查处置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