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志辉)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有关精神,有效解决绥化市行政执法领域由于执行方式僵化、裁量手段单一、人为因素干扰、主观随意裁量导致的执法不精准等问题,绥化市市场监管局依托数字智能技术和科技手段,在黑龙江省率先开发了“行政处罚智慧裁量应用系统”(手机APP),打造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电子标尺”。
实现因素设定多样化。梳理全国市场监管领域近5年来不同类型的违法案件,在对违法行为客观表现、性质特点、事实情节和社会影响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执法实践,将经济发展水平、经营主体状态、优化营商环境、社会公众期待以及当事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作为新的创设指标,全面纳入应用系统中作为裁量考量情节,从而使裁量应用指标更加全面,参考细节更加丰富,裁量结果更加合理,真正实现了“小过轻罚”、“大过重罚”、“过罚相当”的执法目标。
实现自由裁量数字化。系统通过预设的裁量因素和权重,将传统的自由裁量过程数字化,将案件情况转化为积分形式,实现了“一键式”裁量。数字化裁量提高了裁量的精确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实现罚款计算公式化。系统采用积分制方式,对各种裁量因素赋予分值,在区分“减轻”和“从轻、一般、从重”两大类裁量阶次情形前提下,分别设定不同的罚款计算公式,将每种违法行为的裁量总分代入公式中,精准计算出最终罚款金额,全面实现了由“估算”到“量化”、由“模糊”到“精准”的转变,既解决了“类案不同罚”的困扰,又减少了执法人员不会裁量、不敢裁量的顾虑。
实现积分计算模型化。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裁量因素,在充分考虑案件各种细节和复杂性基础上,自动计算得出积分结果,使裁量结果更加合理和公正。
实现动态调整功能化。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对裁量因素和权重进行实时调整。既保证了裁量规则的时效性和适应性,又提高了裁量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实现应用场景便捷化。系统采用掌上智慧裁量应用场景,执法人员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使用系统进行裁量。便捷式应用场景提高了执法效率,降低了执法成本。
实现辅助查询智能化。系统内置智能化辅助功能,通过建立执法案例、司法判例以及法律法规查询等模块,为执法人员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大大提高了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裁量能力,确保了裁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实现同类案件比对化。该系统在出示罚款裁量数据的同时,还能够提供国内类似案例的判罚结果。通过对比和分析相似案例,执法人员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应用裁量规则,确保裁量的合理性和一致性。同时,这一功能也有助于提升公众对行政处罚的接受度和信任度,行政相对人可以清晰地看到裁量的依据和过程,感受到处罚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通过智慧系统的应用,在办案实践中,执法人员只需将违法行为的情节、性质、危害程度以及消除影响等裁量因素输入到手机软件中,便能“一键式”生成最终的裁量阶次和罚款数额,大大提高了裁量实施的便捷度和可操作性,行政相对人对处罚结果均能接受,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执法人员对新的裁量模式非常满意,不愿办案的思想负担大大减少,执法效率大大提升;真正实现了执法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相统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