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九江市湖口县早稻田绿意盎然。正值水稻田间管理关键期,湖口县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运用植保无人机实施高效施肥、精准喷药等科技化管理,通过“一喷三防”实现全域覆盖,为粮食稳产高产筑牢基础。
近日,在武山镇武前村田间地头,植保技术人员杨浩正熟练地操作着最新型的植保无人机。
“现在做的就是早稻‘二化螟’的防治,窗口期非常重要。”杨浩一边监控着无人机的飞行轨迹,一边介绍道,“我们的策略是科学用药,在虫害初发阶段就用更少的药量进行精准防治,力求‘一次性解决掉’,而不是等到虫害爆发、水稻受损严重了再来补救。这既能保证防治效果,也减少了农药残留,更环保。”
对于从事植保行业,杨浩深感意义重大。“这工作挺好的,实实在在响应了国家多种粮、种好粮的号召。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农户有效减少了病虫害带来的损失,保障粮食稳产增收。”他充满信心地说,“现在农户们可以说是‘年年丰收在望’,他们需要集中精力应对的主要挑战是天气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病虫害这块的压力通过科技手段大大减轻了。”
杨浩的底气,源于近五六年当地农业机械化的飞速进步。他回顾道:“变化真的很大!就拿最基础的拖拉机来说,刚入行时普遍用的是704这类小马力机型,现在很多都升级到了1204甚至更大马力,下田作业时陷车的情况少多了。”更让他感慨的是育秧环节的变革:“以前全靠人工,慢慢摆盘育秧,效率低。现在实现了工厂化育秧,集中管理。我们只要去工厂下订单,他们就提供‘包育包插’一条龙服务,秧苗质量好,省时省力。”
而最直观体现科技力量的,莫过于植保无人机的跨越式发展。杨浩指着空中自主飞行的无人机说:“你看,从早期的1P系列载重小、功能单一,连撒肥都做不了,发展到现在我们用的T70、T100这些最新机型,进步太大了!它们不仅能高效喷洒农药,还能精准撒施肥料,真正实现了一机多用。”
在武前村的这片稻田里,杨浩搭载着低毒高效药剂的T70无人机正在作业。“现在都是智能化的,我们提前规划好航线,它就能完全自主飞行、自主喷洒。你看,连田块的边边角角都能覆盖到,喷洒均匀度远超人工,效率更是提升了好几倍。操作起来也更简单、更安全了。”
无人机轻盈地掠过翠绿的稻浪,精准地将药剂洒向目标区域。这不仅是一次高效的病虫害防治行动,也是湖口拥抱现代农业科技、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生动缩影,更是为湖口粮食丰收筑牢科技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