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冯欣 张坤)在餐饮行业激烈竞争的今天,一道源自江西的地方风味——“江西小炒”正悄然走红。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江西小炒”门店数量已突破6000家,近三年增长率达25%,成为继沙县小吃、兰州拉面之后又一具有全国化潜力的地方餐饮品类。
市井烟火气,征服全国味蕾
“锅气足、辣得过瘾、价格亲民”是消费者对江西小炒的普遍评价。在北京朝阳区一家江西小炒店内,店主李师傅告诉记者:“每天光是辣椒炒肉就能卖出去80多份,很多上班族专门来吃这一口鲜辣香醇。”
江西小炒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鲜明的风味特色:食鲜(以余干辣椒炒肉为例),选用余干辣椒、土猪肉本地食材,独创鲜辣风味,镬气十足坚持猛火快炒,锁住食材本味;味鲜,江西小炒多用新鲜食材,通过火候转换激发食材的本源鲜香;价格亲民,人均消费30-50元,覆盖大众消费群体。
中国餐饮协会专家指出:“江西小炒填补了中端快餐市场‘有味、有锅气、有性价比’的需求空白。”
从街头小店到品牌化突围
“目前全国超60%的江西小炒店仍为个体经营,标准化程度不足制约了行业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江西多管齐下推动产业升级,《江西小炒术语与定义》地方标准正在研制中标准对江西小炒术语定义中基础术语、烹饪特征术语、原料术语、烹饪技法术语进行精准定义,让江西小炒出圈的同时也精准表达。
从市井巷陌走向全国餐桌,江西小炒的破圈之路,既是传统饮食文化的现代表达,也是地方风味产业化发展的生动实践。在标准化与创新双轮驱动下,这缕鲜辣的“赣味”烟火,正燃起更大的市场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