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食安筑防线匠心育标杆——泰和县上模学校示范食堂纪实

2025-07-12 22:25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李紫轩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张坤)在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这场没有终点的旅程中,泰和县上模学校始终勇立潮头,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准则,全力打造校园示范食堂,树立行业标杆。其先进的管理模式与卓越实践,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范例。

设施升级: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厨房

image.png

食堂设备设施 图片来源:吉安市场监管局

走进上模学校食堂,映入眼帘的是窗明几净的用餐大厅,整齐摆放的桌椅、温馨的用餐提示标语,营造出舒适的就餐环境。食堂整体布局科学合理,严格按照功能划分为切配区、烹饪区、备餐区等多个区域,各区域标识清晰,有效避免了交叉污染。

在硬件设施上,学校食堂坚持高标准配置。引进了先进的智能厨房设备,如智能炒菜机、智能蒸饭柜等,不仅提高了烹饪效率,还确保了菜品烹制的标准化。配备的现代化食品留样柜、紫外线消毒设备等,从细节处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同时,食堂还安装了全覆盖的监控系统以及搭建的可视化“阳光厨房”,对食品加工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一个环节都透明、可追溯。

管理从严:制度规范筑牢安全防线

image.png

食堂车间 图片来源:吉安市场监管局

学校秉持严要求的原则,建立了一套完善且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食材采购源头抓起,与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严格把控食材质量,所有食材均需提供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杜绝不合格食材流入食堂。每日对食材进行严格验收,对蔬菜的农残、肉类的新鲜度等进行检测,确保食材安全可靠。

食堂的从业人员管理同样规范严格。所有工作人员每日上岗前需完成健康检查、岗前培训,严格执行“晨检+着装规范”流程;食品加工遵循“生熟分离、烧熟煮透”原则,每餐次成品均需经过中心温度检测与感官检查。此外,学校定期邀请市场监管部门、教体部门等开展联合检查,确保管理标准始终如一。

服务提质:营养教育彰显育人温度

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学校食堂注重膳食营养与文化育人功能融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营养需求,科学制定每周食谱,确保每餐都有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同时,食堂还创新推出“光盘行动互相监督”“学生膳食建议箱”等互动机制,鼓励学生参与食堂管理。温馨的用餐环境中,充满童趣的文化墙,让食堂成为校园生活的温馨港湾。

此外,学校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向师生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长效监督: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为确保食堂管理规范运行,学校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一方面,学校建立“十统一六到位”的食堂管理模式,加强内部监督,成立由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轮流值守监管的领导小组,定期对食堂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具体内容包括原料采购统一、进货查验统一、原料贮存统一、加工分餐条件统一、食品留样统一、清洗消毒统一、健康管理统一、废弃物管理统一、信息公示统一、色标管理统一,以及总监配备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培训考核到位、问题发现整改到位、舆情处置到位、有害生物防制到位。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外部监督,开展"千人万人看食堂""随机查餐厅"等活动,邀请家长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走进食堂,实地参观检查,提出意见建议。

同时,学校还主动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指导,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实现了食堂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确保师生用餐安全放心。

从设施升级到管理创新,从服务提质到长效监督,上模学校示范食堂建设的每一步都彰显着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对师生健康的深切关怀。这座示范性校园食堂不仅成为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的坚实堡垒,更树立了校园餐饮服务的新标杆,为全县校园食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上模学校将继续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不断提升食堂管理服务水平,为师生创造更加安全、健康、温馨的就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