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刘英 记者程伯全)为保障广大消费者节日期间食品安全,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近期,乐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五一”节前食品安全检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全力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执法人员开展检查 图源:乐至县市场监管局
聚焦重点领域,严查风险隐患。以农村及城乡接合部为重点区域,针对节日消费量大、风险隐患突出的食品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食品生产企业、农村集贸市场、小经营店及小作坊、小摊贩等,核查食品原料采购、储存条件、标签标识、索证索票等环节。加大米面粮油、肉制品、乳制品、酒类、糖果糕点、散装食品及节日礼盒检查力度,排查经营“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山寨”食品等违法线索。
强化监管执法,整治市场乱象。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风险隐患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明确具体措施,督促整改落实,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60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500余家次,责令整改20家,当场处罚1家,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3件,有效防范了销售环节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深化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共治。坚持惩治与教育相结合,组织开展“你点我检”活动,收集群众普遍关注的食品品类,强化食品抽检,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并依法进行后续处置。通过帅乡乐至APP、微信公众号、QQ工作群转发《关于不得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提醒告知书》《关于防范假冒伪劣食品的消费提示》,引导食品经营单位和消费者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畅通“12315”“12345”投诉举报渠道,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及时受理、处置并回复消费者诉求。
下一步,乐至县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加强监管执法,开展农村食品经营主体问题整改“回头看”检查,强化农村食品溯源核查,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持续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切实营造节日期间放心舒心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