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创新汇聚共治力量 志愿守护食安新篇——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创新建立“食安议事角” 打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样板

2025-07-09 13:59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程伯全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袁梦葳 记者程伯全)近日,攀枝花市西区创新打造“食安议事角”,多措并举探索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路径,为食品安全治理提供“西区样板”。

织密三级监管网络,构建“一格一专班”治理架构

以食品安全三级网格化管理为基石,在全区26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打造“食安议事角”,推行“1+2+N”网格治理模式,即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长统筹协调,2名执法骨干提供专业支持,整合N名社区志愿者形成巡查矩阵。

同时通过“网格长+双执法员+志愿者团队”的专班运作机制,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覆盖。

 社区食安“食安议事角” 图源: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搭建纵向传播体系,打造“半公里”科普生态圈

以“食安议事角”为平台,依托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划定“半公里责任区”。由执法人员每季度指导网格员开展食安科普“五进”活动,通过面对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解答居民疑问,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和互动,增强居民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建立“党建+食安”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社区银发守护者”计划,由网格长每季度组织执法人员、社区老年党员代表及家属召开联席会议,充分发挥社区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老年社交圈知识传播链,吸引更多老年群体及家属加入“守护银发”志愿者行列。

累计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野生菌中毒防控等专项宣传20场次,服务时长超500小时,发放资料1.2万份,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

构建非工响应机制,打造“半小时”执法闭环

针对保健食品非法会销、黑作坊等流动性违法行为,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的优势,要求其发现可疑情况立即上报,构建非工作时段异常信息预警网络,构建“网格吹哨、执法报到”的快速响应体系。

同时配套建立“2+X”执法响应机制,由2名专职执法人员以社区为基点划定“半小时响应圈”,确保接报后30分钟内抵达现场进行核查处置。今年以来,通过该机制成功查办非法会销案件1起,线索成案率达50%。

 社区食安“食安议事角” 图源: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创新交互监管模式,构建“全民参与”治理场景

依托“食安议事角”平台,创新打造“你点我查”“你点我检”等沉浸式监管体验场景,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和消费者代表全程参与执法检查过程,建立“问题发现-查处整改-警示曝光”全链条处理机制。对食品违法行为依法查处的同时,联合消委会开展商户约谈,通过媒体发布消费警示,形成“查处一起、警示一片、规范一行”的治理效应。

今年已开展交互式执法活动7期,发布消费警示4期,约谈违规商户2家,商户守法经营意识显著提升。

“食安议事角”推动西区食品安全治理从政府主导向全民共治深度转变。未来,西区将持续深化“议事角”功能,筑牢食品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