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在即,为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8月29日昌平区市场局联合区教委召开全区中小学食品安全培训会,以问题为导向、以机制为抓手,锚定“防风险、堵漏洞、压责任”目标,结合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要求,多措并举,全面夯实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前置自查:筑牢风险防控“第一道防线”
为从源头消除隐患,会议明确要求全区学校食堂及校外供餐单位,于开学前开展全覆盖、针对性自查:对照上半年检查发现的问题,聚焦人员管理与制度落实、暑期库存食材清理、场所设备设施检修等关键环节,逐项核查整改;要求各单位同步自查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规范性,更换存在问题食料的供货商,确保开学前所有自查问题“清零”,从源头杜绝食品安全风险。
精准管控:聚焦关键环节“靶向堵漏洞”
针对校园食品安全核心风险点,会议锚定关键环节细化管控举措:
健全应急处置机制
要求各校建立疑似食品安全事件“点对点直报”渠道,明确直报范围和时限、人员救治、事故调查、舆情应对等具体措施及各环节责任人,要求各学校全年至少开展一次桌面推演,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规范食品留样管理
强调食品留样行为在食品安全风险排查、违法行为查处和突发事件调查处置中的重要意义,要求各单位确保留样数量充足、标识清晰、记录完整、时限合规、专人存取;
严格执行餐饮具洗消程序
结合餐饮具抽检不合格反映出的消毒不彻底、洗涤剂残留等问题,要求各单位规范清洗消毒流程,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做好设备维护保养。
严督实导:强化协同监督“层层压责任”
为确保各项要求落地,会议提出构建“多维度监督+责任闭环”体系:
强化监管协同
联合公安、教育、卫健、财政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合检查机制,覆盖监管全链条;
压实主体责任
要求各单位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落实、供货商管理、生产经营过程控制、投诉举报处理等责任,细化到岗位、落实到环节,杜绝流于形式;
拓宽社会监督渠道
完善立体化举报响应机制,同时引入政协民主监督力量,推动形成部门监管、学校自律、社会监督的治理格局。
下一步,昌平区将持续强化部门联动,跟踪问题整改,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从“被动整改”向“主动防控”转变,全力为师生营造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