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崔亚楠 刘英敏)近日,记者从河北省保定市市场监管局获悉,2022年,保定市市场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放心消费连续两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优秀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已连续八年全省第一,12315热线受理投诉举报咨询18万余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07万元,成功获批创建全国网络监管与服务示范区。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取得新成效。服务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制定支持食品产业强链延链、区域产品质量提升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系列措施。出台17项务实管用的帮扶政策。促进市场主体增量提质,开展优化微环境、提升微幸福“双十”行动,创新“跨国办”“容缺受理”等外资准入便利化措施,外资企业总数达1061家。破解企业发展难点堵点,开展知识产权、信用、消费等领域金融助企,帮助企业融资6.5亿元。发挥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作用,在河北省率先制发《个体私营企业服务事项手册》“码上查”,使用量突破22万人次;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为2052家企业排忧解难。保定市个体劳动者协会被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评为先进集体。推进降本减负,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制定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全年免罚536万元。严查涉企收费,为企业退费数百万元。深化计量惠企,为中小企业减免计量检定费用607万元。在一系列政策的激励下,截至2023年1月底,全市市场主体达93.72万户,同比增长8.32%,总量居全省第三,为稳住全市经济和就业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保定市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全市作典型发言,“码上查”等惠企纾困经验被河北省政府简报印发,省长王正谱批示。
严守安全底线,重点领域监管实现新加强。严格落实“四个最严”,坚决守住安全底线。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落实“两个责任”,全市1.4万名领导干部分级包保4.7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坚持源头严防,948家食品生产企业实现全覆盖风险治理。坚持过程严管,3.5万家食品销售单位实现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创建“放心肉菜超市”35家,建成食品安全快检室41个。河北省首个“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挂牌运行;食品安全“守查保”专项行动发现并处置问题8935项;完成食品抽检监测4.75万批次,合格率98.3%。药品安全监管能力持续提升。成立乡镇药品安全议事机构291个,配备药品安全监管员8273名,基层监管网络不断加强。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领域专项整治;完成监督抽检1001批次,收集不良反应报告3.1万份,作为河北省唯一单位在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报告会上介绍经验。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不断深化。持续加强特种设备“双控”机制建设,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全市在用特种设备定检率实现动态100%。工业产品质量监管持续加强。开展电线电缆、危化品、化肥、水泥等专项整治及“护苗助老”行动。加强散煤管控和型煤、成品油质量抽检,规范入省煤质检查站运行,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明显。
深化质量提升,质量强市建设再上新台阶。稳步实施《保定市质量强市“十四五”规划》,以政府质量奖为抓手,推行质量激励创新。开展市场监管系统全要素一站式服务,2022年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项;省政府质量奖18项、提名奖13项。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八年全省第一,质量工作绩效目标考核全省第一。打造标准高地,瞄准“7+18+n”重点产业,制修订国际标准1项、国家和行业标准48项。出台《标准化资助管理办法》,推动成立省级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化协会,成功争取3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落地。培育国家级企业标准“领跑者”2家,省级4家,提升保定制造在重点行业话语权。推进“市场大计量”,培育诚信计量示范单位233家;推广计量器具应用平台3069家。优化认证认可服务,开展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与中检集团合作推进国家级检验检测产业园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国内首个氢能产品全链条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特嗨氢能检测开放运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建设,为监管提供有力支撑。全年完成企业条码新注册和续展2414家,总量全省第一。完成食药检验检测1691批次,重点产品质量检验698批次,免费检定血压计和市场衡器等5474台件,保定市市场监管局赴疆棉花公检工作受到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表彰,2名直属检验机构技术人员入选首届“保定工匠”。
强化创新驱动,知识产权工作得到新发展。2022年,全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7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15件,有效注册商标总数18.5万件,创新主体备案企业825家,主要指标居全省前列。与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开展联合保护和联合惩戒,凝聚保护合力。成立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案件28件。搭建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平台,为企业“出海”提供智力支持。商标专利案件办理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奥标保护工作获国家总局和北京奥组委表彰。地理标志使用主体数量快速增长,用标覆盖率达71.88%,同比增长300%。3个地理标志入选省运用促进项目。实施专利导航项目5项;促成46家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89亿元, 完成全省首单专利开放许可,328项发明专利获得省专利资助161万元。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1+2+N”综合体系,培育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7家,省品牌服务机构和培育机构各2家;1所学校入选河北省知识产权试点学校,保定市知识产权志愿者联盟入选河北省2022年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十大优秀案例。
创新监管服务机制,发展环境得到新提升。抽查市场主体1.6万户,减少入企3.3万户次,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实施联合惩戒,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6万条,做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对7878条数据进行信用修复,营造宽松包容的市场环境。开展“促发展、护民生、保稳定”反不正当竞争专项行动,审查政策性文件985份;开展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实施教育、医疗、供暖、停车场等收费专项治理,解决民生痛点。推进“电商助企”“点亮行动”,检查网站(网店)3.38万户次。开展广告治理,约谈媒体216家,停播违法广告173条。以房地产、校外培训机构等为重点,对1915家企业进行格式合同条款专项检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创新开展“放心消费助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帮助123家示范单位、1127款明星产品对接销售渠道2万余家,销售额超30亿元,带动11.8万人增收2.36亿元。全市372家实体店线下无理由退换货金额达2.3亿元。推进放心消费进乡村进社区,创建消费维权站(岗)1340个。与高德、百度等5家互联网平台合作,在全国首家上线放心消费地图导览功能,1912家放心消费单位精准定位、一键导航。
重拳出击执法,市场秩序呈现新气象。开展“铁拳”行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打假保名优等行动,查处违法案件1.2万件,移送司法机关55件,曝光典型案例51起。12315热线受理投诉举报咨询18万余件,挽回经济损失1407万元。96365热线接报4356起,解困3030人次。加强法治工作规范化建设,制发了《行政处罚文书应用范例》等27个制度文件,统一规范案件办理和审核程序。连续两年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案卷评查中获评优秀,荣获河北省“七五”普法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