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贾超 庞起生)3月15日,记者从河北省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获悉,2022 年,石家庄市市场监管系统牢固树立消费者至上理念,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积极改善市场消费环境,确保广大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12315 热线共受理投诉 85761 件,办结 85409 件,办结率为 99.58%;受理举报 48462 件,办结 48215 件,办结率 99.4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6831.43 万元。
严守消费安全底线,防范化解隐患风险。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发现并处置风险隐患5864个。推进“品质食品管理超市”提升行动,打造51家市级“品质食品管理超市”,其中20家被认定为省级“放心肉菜超市”,数量居全省首位。开展“你点我检”活动,完成国、省、市、县四级抽检51910批次,抽检量居全省首位。发布《石家庄市小型餐饮食品安全现场规范》,开展“食安封签”网络餐饮规范经营活动。加强药品监管。开展非法渠道购销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等专项整治行动,查办违法案件632件。加强特种设备监管。开展特种设备超期未检专项整治,处置问题隐患392个。整治民生热点问题。围绕重点工业产品、日用消费品开展质量监督抽查。开展少年儿童、老年人用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守护“一老一少”消费品质量安全。开展“护农”行动,组织对化肥、厕改、建材等产品进行排查,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等质量违法行为。扎实做好缺陷产品召回工作,召回9家企业11个批次1010条电热毯。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查办违法违规案件6433件。
畅通消费维权渠道,改善群众维权体验。推行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引导经营者加入ODR企业行列,通过12315平台与消费者沟通互动,直接在线处理投诉,和解消费纠纷。全市20家“ODR”企业共受理投诉714件,已办结709件,办结率99.29%。健全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以商场、超市、综合体等为重点,引导经营者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实现消费纠纷和解在先,最大限度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目前,全市已建消费维权服务站220个。推进“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工作,提升居民消费体验,全市有214家企业签订了承诺书。
聚合维权力量,织好消费维权网络。以大中型商超、餐饮、电子商务等经营者为重点单位,引导经营者以履行保护消费者权益主体责任,公开诚信经营承诺,落实自律制度为主要内容,持续开展“美丽省会 诚信商家”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目前,已公示市级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333家。以消费教育示范基地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实现广大消费者消费知识和维护能力的“双提升”。对中老年奶粉、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电冰箱、儿童手表等社会关注度高的商品开展比较试验,引导消费者文明、健康、科学、理性消费。
据介绍,2023年,石家庄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发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优势,凝聚监管合力,全力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全市居民获得感强愿消费。
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围绕重点行业、区域和产品,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加大缺陷产品召回力度。加强标准实施监管、民生领域计量监管,更好发挥认证检验检测作用,支撑质量提升。
严守消费安全底线。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大力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推进药品全链条无缝监管,统筹运用审评、检验、监测、检查、稽查等手段,持续排查治理风险隐患。强化对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监督抽查等,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提升12315平台大数据分析研判能力,及时发布消费提示警示,提高精确监管和科学监管水平。
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持续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 “铁拳”行动。同时,大力整治价格欺诈、违法广告、虚假宣传、虚假认证、不公平格式条款等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乱象。用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挥好“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 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约束作用,更好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倒逼经营者诚信守法。
推进消费环境建设。持续开展“美丽省会 诚信商家”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动经营者落实诚信经营承诺。推动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不断扩大覆盖面,完善工作机制,使消费维权工作渠道畅通、快速高效。扩大商超无理由退货覆盖面,探索同城异店、异地异店退货。新发展“ODR”企业20家,覆盖更多的行业和领域,扩大“ODR”企业知晓度,满足企业、消费者对线上消费纠纷解决(ODR)模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