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洋 记者 张阳阳)为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监管防线,阿拉善盟市场监督管理局以锻造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作风过硬的食品生产专业化检查员队伍为核心目标,通过系统布局、精准施策,重点推进食品生产队伍建设工作,全面提升监管效能。
培训考核双管齐下,夯实专业根基
聚焦实战需求,依托线上线下各项专题培训,围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风险管理、现场检查规程等核心内容和高风险领域监管、新型业态风险识别、复杂案例研判、沟通技巧与文书规范等内容开展教学,打破时空限制,助力检查员定期更新知识储备,强化实操技能。同时建立准入考试制度,涵盖理论知识和检查场景分析,确保新进人员基础素质达标,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通过系统化更新检查员队伍整体知识结构,增强了对法规标准的理解运用能力,提升了现场检查的规范性、问题发现的精准性、风险研判的科学性,形成以考促学、以学促干的良性循环。
完善制度规范,明晰履职标尺
研究制定检查员管理制度,明确检查员的资格条件、职责权限、分级管理原则、培训考核要求、权利义务、监督管理等内容,为队伍建设提供遵循,为检查员提供清晰可执行的操作手册。同时对制度执行情况跟踪评估,根据监管实践发展、风险变化及国家最新要求,定期组织对管理办法及配套细则进行修订完善,确保制度持续有效、与时俱进。促进履职行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减少检查随意性,提高检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同检查员执行同类任务时程序、文书质量趋于一致,为检查员依法履职、规范行权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有效防范了履职风险。
分级动态管理,优化队伍配置
依据专业资历、知识水平、实操技能、检查经验等核心要素,制定清晰的分级资格认定标准和晋升路径。通过培训考核成绩、工作能力评估等申报审查,按等级建立并动态维护“专业化检查员库”,实现人员信息的电子化、标签化管理。建立检查任务分级派单机制,根据任务难度匹配相应等级的检查员,确保专业能力与任务要求相适应。促进队伍专业能力结构层次分明,人力资源配置更加精准高效,集中优势专业力量攻克关键领域和复杂任务,优化监管效能,增强检查员的职业认同感和队伍稳定性。
深化“传帮带”,加速能力提升
遴选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高级检查员,与新晋检查员结成相对固定的“对子”,将“老带新”深度融入日常检查实践,通过实时讲解检查思路、风险点识别技巧、沟通询问方法、问题定性依据,在真实监管场景中手把手传授经验。同时针对常态化案例复盘研讨,选取案例剖析检查过程、问题研判及法规适用,促进隐性经验显性化和集体智慧共享,助力检查员共同成长。使得新检查员能够快速掌握核心检查技能和风险识别能力,提升了队伍整体实战能力的“下限”,同时营造了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通过构建“培训考核强基、制度规范立标、分级管理提质、实践传承育人”的四维驱动模式,食品生产监管人才梯队初具雏形,目前全盟食品生产高中初级职业化检查员共42名,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坚实可靠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下一步,阿拉善盟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深化各项机制建设,推动队伍专业化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阿拉善盟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