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谢雅萌 记者陈家华)中秋将至,农村集市的月饼摊位又热闹起来。为让乡亲们吃上放心饼、过上实惠节,厦门市集美区市场监管局早早行动起来,聚焦安全、价格、包装三大民生关切,全力守护农村中秋的团圆味道。
源头严查,把好月饼“食安关”。“师傅,咱这月饼用的油和馅料都从哪儿进的?有进货单吗?”在灌口镇某月饼小作坊里,集美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正仔细查看原料台账。针对农村月饼生产小作坊和集市散装摊点,该局深入3家本地月饼小作坊,重点核查原料进货记录,严查过期原料、非法添加防腐剂等问题;对16个农村集市的散装月饼摊点,逐个检查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配料表,确保标签信息清晰规范。
价格盯紧,守住乡亲“钱袋子”。为了防止出现低价陷阱、虚标原价等价格问题,切实保障好村民的消费权益,执法人员以超市、小卖部和流动摊贩等经营主体为主要对象,重点对其价格行为进行规范,要求经营者在显眼位置标明单价、规格、计价单位,并督促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自觉履行价格承诺,严禁拆盒散卖抬价、标价模糊等套路。行动中,执法人员共发现2个摊点存在明码标价不够规范情况,均已现场指导其完成整改。“现在价格都写得明明白白,咱买月饼心里有数!”村民老张满意地点点头。
包装瘦身,刹住包装“面子风”。“大盒子装小月饼,既浪费又不环保!”在一家超市内,该局执法人员拿着测量工具,现场检查月饼礼盒的包装层数和空隙率。依据国家标准,重点严查多层嵌套、混装高价非食品商品等过度包装行为,同时向经营者宣传绿色低碳包装、简约适度消费理念,引导鼓励经营者销售物美价廉的月饼,参与抵制月饼市场资源浪费、奢靡风气等现象。“以后就选简单包装的,实惠又环保!”一位正打算买月饼礼盒的村民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