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潘经纬 朱艳萍 龚建华 ) 九月的重庆市云阳县大阳镇,金黄稻浪随风起伏,空气中满是沁人的稻香,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弯腰收割的忙碌身影。作为远近闻名的 “贡米之乡”,此时正是大阳大米丰收上市的关键节点。为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米,南溪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深入大米生产环节,对辖区内 2 家大米生产企业、1 家生产小作坊相约,开展了 “全流程、无死角” 的监管 “体检”。
在原材料管控上,执法人员把好 “源头第一关”。针对包装标注 “大阳产地” 的大米,逐一对照企业生产原料出入库台账、粮食收购单据,仔细核查原料产地是否与标注一致,坚决杜绝 “以次充好”“产地造假” 问题,从源头保障大米品质。
生产过程监管中,执法人员既 “查细节” 又 “强科技”。一方面实地检查生产厂区环境卫生是否达标、防鼠防蝇防尘 “三防” 措施是否落实、生产流程是否符合规范,同时查看企业自检记录,对发现的卫生死角、流程漏洞等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限期整改;另一方面依托数字 AI 技术,全面建成 “阳光工厂”“阳光作坊” 监管系统,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控生产全过程,AI 智能算法自动识别不规范操作并预警,大幅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准度,让生产环节 “透明可溯”。
产品质量检测环节,执法人员采取 “随机抽样 + 专业检验” 模式,对今年新收获加工的大米,随机抽取多个批次样品,第一时间送往万州食品药品检验所,进行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项目检测,确保每一粒上市的大米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南溪市场监督管理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紧盯大米生产、销售全链条,常态化落实监管职责,不断细化监管措施,用严格监管守护好消费者的 “米袋子”,切实保障人民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同时捍卫住重庆市云阳县大阳镇“贡米之乡”的美誉度信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