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郭敏)作为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层面重点活动之一,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9月11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政策高度与技术创新、行业发展与全民共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十六年来,中国食品安全论坛致力于推动我国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汇聚政府部门、行业专家、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通过深入研讨与实践,推动市场主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助力食品安全标准的完善与提升,营造社会各界关注、关心和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有力提升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与信任。
推动社会共治 共享食安成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协调司司长司光在致辞中指出,科技的力量正在重塑整个食品产业链,推动食品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带来的新的更加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站在监管角度,司光建议,一是要坚守安全底线,落实各方责任;二是要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保障能力;三是要深化社会共治,共享食安成果。
经济日报社副社长赵子忠在致辞中表示,新闻媒体是食品安全宣传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增强社会信心,媒体应报道好人民群众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凝聚社会共识,媒体应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诚信守法的行业风气。三是推动社会共治,媒体应发挥专业优势,及时提供权威报道,让食品安全信息更加公开透明。
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高念东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北京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稳步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逐步提升。今年以来,北京市食安委办会同各部门围绕建设更加严格、更加安全、标准更高的北京食品安全工作体系,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科技赋能 实现智慧监管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任发政围绕“科学赋能食品安全”发表主题演讲。对于我国食品安全治理面临的诸多挑战,任发政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科技赋能”,以创新驱动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二是夯实“产业责任”,以诚信筑牢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三是推动“共治共享”,以协同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同体。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宁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725项,涵盖340余种全部食品类别,包含2万余项指标。今年新发布了126项标准和标准修改单,其中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发布后,数字标签正式成为食品标签载体,将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消费者的食品标签信息“看不见”“找不到”的问题。
中粮集团质量安全管理部总监助理兼食品安全部总经理王浩杰介绍,中粮集团将食品安全作为集团的生命线工程、核心竞争力工程、品牌工程和社会责任工程,不断强化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机制,持续增强产业链安全性与韧性。
蒙牛集团党委副书记、高级执行总裁李鹏程表示,近年来,蒙牛全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智化技术,推进全产业链数智转型,搭建起覆盖全链路的信息平台和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数字质量管理体系”。
美团副总裁陈荣凯分享了美团在落实平台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方面的创新实践,强调通过充分发挥平台在数据挖掘、AI算法和场景理解等方面的科技能力,将“透明、共建、共治”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核心,提升生态各个相关方的参与度、协同性与治理效能。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中央研究所所长钟国兴介绍了康师傅食品安全的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工厂的品管,负责食品安全及品质管理执行;第二道是事业品保本部的食安品质规划及监督;第三道是食安研管中心的前瞻研究、预防和稽核。
反对餐饮浪费 创新公益模式
在制止餐饮浪费主题环节,播放了《“制止餐饮浪费”青少年志愿服务行动》宣传片。据悉,为响应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号召,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中国经济网积极践行媒体责任,于2025年1月启动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志愿者服务项目,至今已连续举办多场。活动以“一起来光盘”为主题口号,通过组织青少年志愿者走出校园,走进餐厅进行“制止餐饮浪费”文明督导,影响和带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
百胜中国公共事务副总裁刘丽介绍,2020年,肯德基率先推出全国首批“肯德基食物驿站”,将餐厅内已过最佳赏味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余量食物”,经过规范的收集、包装、冷冻等流程后,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人。截至2025年6月底,“肯德基食物驿站”已覆盖全国逾180座城市,门店数量约1050家。
激发内生动力 筑牢责任根基
围绕“责任与效益的双赢:如何构建食安内生动力?”话题,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与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四川省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江涛、费列罗中国食品安全与质量负责人韩鑫君、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部长牛晨艳以及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亚兰进行了圆桌对话。
“食品安全的内生动力,最核心的就是食品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张永建认为,当食品安全在市场上有非常坚挺的对价时,企业会更有这种内生动力。
“内生动力让企业从被动监管到主动参与。”江涛认为,提升企业内生动力的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制度执行,二是“互联网+AI”监管,三是示范效应加案例警示教育。
“费列罗中国把食品安全‘零风险’管理作为战略要务。”韩鑫君介绍,费列罗集团在全球启动了食品安全零风险战略项目,形成了风险前置、科学决策和全链协同的管理思路,同时在实操中,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全链路质量管理。
“乳企覆盖了种植、养殖、加工、运输以及消费者的采购,全产业链非常长。”牛晨艳介绍,三元食品打造了基于全产业链的风险分析和标准化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
“我们的内生动力是传承非遗酿造技艺与发扬民族品牌。”高亚兰表示,西凤酒一方面重视作为老字号的品牌信誉,另一方面通过标准化、数字化的管理,不断提升现代化食安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标准体系日益完善,智慧监管加速落地,社会共治格局正在形成。未来,吃得安全健康、吃得幸福满足,依然是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尚德守法、科技驱动、多方协同,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激活食品消费新潜能,赋能食品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