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2025动物福利与可持续农食大会举行,全球区域适配型可持续农食标准启动

2025-10-31 11:46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夏思睿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黄伟伟)10月30日,2025动物福利与可持续农食大会在北京平谷开幕,以“动物福利:守护健康和可持续农食未来”为主题,旨在搭建国际对话平台,汇聚全球智慧,共同探索可持续农食系统的新发展路径。

(2025动物福利与可持续农食大会开幕)

本届大会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与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CAPIAC)联合主办、平谷区人民政府支持,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世界马福利协会、英国驴慈善协会、欧洲动物组织联合发起,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与可持续农食分会、大国农品品牌与供应链发展联盟承办。

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世界资源研究所、葡萄牙海洋研究中心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动物福利和农食领域的700余位国内外机构代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投资者参与,围绕政策解读、技术创新、产业实践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翟虎渠在致辞中强调,当前全球农食系统正处于转型的关键节点,“可持续”从来不是孤立的命题,需要科技创新支撑,需要产业协同发展,更需要国际智库网络与沟通交流平台,汇聚全球智慧,共同破解发展难题。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华代表Carlos Aldeco在致辞中指出,动物福利在整个生产环节中至关重要,我们需要重塑动物饲养方式,使其更加高效、更加包容、更加负责。Carlos Aldeco肯定了中国在推进可持续农业、改善动物福利领域取得的成就。他表示,联合国粮农组织继续与各方合作,在公共和行业领域促进知识共享、教育、培训、能力建设和项目实践,推动负责任的动物福利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投资。

大会自2017年首届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2024年,大会将平谷作为永久性会址。平谷区副区长彭石在开幕式上介绍,平谷是北京建设“农业中关村”的核心区、主战场,坚持落实动物福利与可持续农食理念,持续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坚持示范引领,加速打造农食产业创新高地,推动建设中欧农食产业园、全国首个非笼养蛋鸡示范场;积极搭建全球共同探讨和交流动物福利“中国方案”的大舞台,推动农食体系向高质量、可持续、更安全转型。

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畜牧业作为保障全球肉蛋奶供给的核心产业,在取得显著发展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疫病防控压力增大、环境保护要求提升等多重挑战。在这一关键时期,推进动物福利实践,不仅彰显了对生命的人文关怀,更是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构建可持续农食系统的必由之路。作为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可持续农食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共卫生的关键支撑,更是构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公平农食系统的核心要素。这一体系直接关系每个人的健康福祉,关系生态环境的永续平衡,也关系整个产业链的韧性提升与包容性增长。

(《从共识到行动——全球区域适配型可持续农食标准》启动)

开幕式上,大会发布并启动《从共识到行动——全球区域适配型可持续农食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聚焦生态健康、经济可行、社会公平原则,同时精准匹配中东哈拉认证、欧盟安全指标、南美生态保护规范等区域需求,构建国际互认体系,破解技术性贸易壁垒,推动中国农食产品更好融入全球市场,助力我国农食产业“走出去”及平谷升级为“全球标准实践地”。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席春玲对《全球区域适配型可持续农食标准》进行解读。

围绕“同一健康”理念,大会推介“One Health”国际合作科学中心项目,通过构建四大中心+五大技术平台的实施架构,促进人类健康、动物健康与环境健康的协同统一。为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力量,打造中欧国际科学合作交流的典范。与此同时,大会还推介了“中欧农食产业园项目”,通过构建中欧农食产业合作平台,促进中欧间技术交流、产品互通与产业链协同,助力中欧农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论坛)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畜牧生产官员Daniela Battaglia,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谯仕彦,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标准法规处处长滕翔雁,瓦赫宁根研究中心高级科学家Hans Spoolder,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伊利集团副总裁徐克分别以“FAO领导的RENOFARM倡议——通过动物福利实践减少对抗微生物药物的需求”“饲料粮减量替代的战略意义及实现路径”“全球动物福利战略和动物福利标准进展”“动物健康和动物福利——建立联系”“中国大农食全产业链发展思考”“从一棵草到一头牛、一杯奶:伊利全链赋能可持续农食新生态”为主题作报告。大会同步设置三场主题论坛:“动物福利与动物健康”“可持续农食体系的创新解决方案”“食品安全与未来农食”。

为进一步聚焦行业热点与难点,大会于10月31日召开“可持续农食供应链论坛”“北京替代蛋白产业创新发展论坛”“黑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黑猪产业发展联合体启动会”“水产动物福利论坛”“对话科学家论坛”“大农业经营论坛”6场分论坛。各分论坛通过分享创新实践与成功案例,共同探讨动物福利与可持续农食发展的前沿趋势、创新路径和有效策略。

在推动产业落地与成果转化方面,大会邀请到来自中东、港澳及国内50余家采购商与渠道商,与400余家农食生产企业开展全链条对接,推动产业链向高价值环节延伸,构建农食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生态。此外,大会发布首个《中国动物福利产品采购推荐清单》,涵盖具有国际奖项、大众认可的优质产品,实现养殖全流程可溯源,推动“健康选择即向善选择”的可持续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案例展示)

值得关注的是,大会期间举办的“北京替代蛋白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对平谷区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北京市平谷区加快替代蛋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进行解读,平谷区强化政企研联动,共建北京农业食品生物制造创新中心,全力打造替代蛋白产业“平谷样本”,为全球可持续食品体系转型提供实践经验。

作为“农业中关村”核心承载区,平谷区四年间投入超50亿元,建成近80万平方米创新空间,集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机构以及全球9个高校、科研院所,形成“生态伙伴圈”。

大会的举办成为平谷区“农业中关村”2.0建设的“加速器”,平谷将以大会为契机,延伸“动物福利-可持续养殖-食品加工-健康消费”的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