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一家少儿军事训练营发布视频引发网友关注。视频中多位教官当着孩子的面吃泔水桶里的剩饭,并配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7月30日,训练营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这么做,因为营里的孩子经常浪费粮食让人气愤,想以身作则让孩子珍惜粮食,但教育效果因人而异,有孩子看哭了,也有孩子嬉皮笑脸,培养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夏令营让教官当学生面吃泔水桶剩饭,该事件的“新闻源”是涉事夏令营主动发布的视频。从视频配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以看出,涉事夏令营并不觉得此举不妥,反而认为是在传递正能量。否则,就不可能主动进行宣传。
相关视频发布后引发争议,夏令营工作人员回应称,因为营里的孩子经常浪费粮食让人气愤,所以想以身作则让孩子珍惜粮食。这是从“出发点”的角度进行自我辩护,并不承认做错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让教官当学生面吃泔水桶剩饭的做法不仅错了,而且与教育宗旨背道而驰,并非“以身作则”的正确姿势。
此举不卫生,与健康教育背道而驰。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反复教育孩子们要讲卫生。“病从口入”的常识人人都懂,夏令营的负责人、教官和工作人员必然也懂。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让教官吃泔水桶剩饭?对于如此违背常识的错误做法,涉事夏令营不仅干了,而且还当作正能量来宣传,实在太无知了。
此举伤尊严,与人格教育背道而驰。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灌输知识、训练技能,还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健全人格的人。夏令营让教官吃泔水桶剩饭,已经有辱人格。更何况,还要他们当着学生的面来吃。试问,这哪里是“以身作则”的教育?
此举不科学,与理性教育背道而驰。涉事夏令营的工作人员说,“培养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然如此,教育就应该有耐心,讲究方法和技巧,而不能冲动、急于求成。从科学管理的角度看,与其通过“自辱”来“感动”孩子,不如把功夫用在平时。比如,推行“光盘有奖”等活动,引导孩子逐渐养成按量取餐、拒绝浪费的良好习惯。
“让教官当学生面吃泔水桶剩饭”毫无可取之处,更不是什么“正能量”,还是赶紧打住吧!(李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