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陈代斌 文伟 记者程伯全)今年9月,重庆毛哥食品武胜有限公司在四川省武胜县建成投产,标志着川渝地区最大的乳酸菌发酵泡菜基地建成。记者从武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企业建成投产以后,立足自身需要,创新推行“双总监制”,坚决扛起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积极构筑“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机制,拉长链条、辐射带动农业和旅游服务业发展,成功走出一条三产融合发展之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创新推行“双总监制”,全面压实安全责任
自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开展以来,武胜县委书记、县长带头深入包保企业调研督导,带动全县896名县乡村干部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促使全县食品企业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武胜县长两次深入该企业调研督导,着力激发公司履行主体责任动力。
在此基础上,该企业自我加压,创新推行食品安全“双总监制”,任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为食品安全总监,负责主导公司质量及食品安全管理,直接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聘请公司专家团队带头人、西南大学食品科学院教授担任食品安全技术总监,负责对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指导、处理、协调和解决生产、销售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任命1名公司骨干为食品安全员,专门负责企业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为严格落实自查要求,该企业还着力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3项工作机制,建立起每日检查记录、每周排查治理报告、每月调度会议纪要3本台账,鼓励公司全体员工参与食品安全生产监督,对发现举报食品安全问题的员工予以奖励,推动形成“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的管理格局,确保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
强化检测技术支撑,做好风险源头治理
为强化萝卜、青菜等蔬菜食品原料生产全过程监管,该企业聘请西南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专家团队保驾护航。每月派出技术人员深入蔬菜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推广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生态防控等现代农业技术,检查农业投入品使用、农药包装回收情况,推动建成食用农产品质量台账和安全溯源平台。
“为保证产品原料质量安全,我们开展了土壤、环境等一系列监测,选择了土壤质优、气候和环境适宜的地方建设蔬菜食品原料种植基地,并采用配方施肥等技术,不断改良土质、环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还配强公司检测部门力量和设施设备,检测每批次食用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情况,坚决杜绝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流入生产环节,把好产品源头安全关,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走稳融合发展之路,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一家与“三农”密切相关的企业,主动扛起助推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围绕食品安全主题,坚持走融合发展、跨界发展之路,推动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
目前,该企业立足农业基地标准化、生态化建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链接旅游休闲、生产参与、展览科创、销售文创、文化体验等业态,最大化发挥全产业链协同价值,解决群众就地就业600余人。同时,打造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通过普及泡菜文化、体验泡菜科学制作工艺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已衔接县内外20余所中小学校、近万名中小学生参观,有效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此外,通过“公司+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在武胜县真静、华封等10余个乡镇新建3万亩优质萝卜、青菜等蔬菜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有效保障自身原材料安全供应,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带动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