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宁安)为推动建立健全末端发力、终端见效长效机制,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天津市津南区强化组织领导,精准发力,探索“提级+分片”包保责任传导落实新机制,全力推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
一是以党政同责为抓手强力推进。津南区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区长、区食品安全委主任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主动带头包保,激发全区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性、主动性,扎实履行食品安全政治责任。同时,将推进落实“两个责任”工作机制纳入津南区编制的“四个体系”清单中,由区委书记亲自抓落实,建立“责任-政策-督查-考核”闭环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属地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探索“提级+分片”包保新模式。津南区开拓工作思路,结合区域实际,细化创新包保主体分级方法,探索“提级+分片”包保责任传导落实新机制。经摸底排查,全区共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5万余家, D级主体较多。为避免包保任务畸轻畸重,综合考虑重点领域及风险等级等因素,结合区情实际调整层级对应关系,将B级高校食堂以校园为单位提级由区级领导包保,将C级或D级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及学校、幼儿园食堂等重点主体提级由镇街级领导包保。在包保主体相对集中的食品工业园、多个食堂的学校、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等地方,结合网格化管理,实行分片包保,由包保干部以区域为单位集中包保、集中督导。通过包保责任工作制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从而真正实现末端发力、终端见效。
三是强化属地政府与监管部门联动。加强属地政府与市场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与监管联动,探索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强化市场监管部门对属地政府的业务指导,针对辖区食品安全现状、难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不断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效能,使得食品安全属地责任、监管责任相互促进、互相督促,全面形成食品安全齐抓共管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