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苏冠宇 记者程家武)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特色饮食文化是城市之魂。2024年,安徽省铜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食安名坊”培育行动为抓手,紧扣“传承特色、提升品质、保障安全”主线,创新实施“三强三促”策略,推动食品小作坊从“小散低”向“精特美”转型升级,为全省食品小作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铜陵经验”。
锚定政策导向,筑牢行动根基
“食安名坊”培育行动是2024年度安徽省50项民生实事之一,也是铜陵市48项重点民生工程的核心内容。铜陵市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安徽省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方案》为指导,制定“一坊一策”培育计划,明确“三年连续经营、零严重失信、品质优良、品牌突出”的申报标准,统筹推进食品安全与产业发展。通过严格筛选,全市共确定6家特色鲜明、基础扎实的小作坊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并推荐4家进入省级“食安名坊”公示名单,示范效应显著。
创新“三强三促”模式,激发内生动力
1.强标准促筛选,精准定位培育对象
铜陵市局坚持“培育为先、好中选优”,建立“初审+实地考察+综合评价”筛选机制。对全市食品小作坊开展全覆盖摸排,重点考察生产环境、工艺流程、品牌影响力等指标,最终选定以铜陵永泉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6家小作坊,涵盖传统糕点、食用植物油等品类,确保培育对象“有底蕴、有潜力、有特色”。
2.强服务促发展,靶向破解提升难题
针对小作坊普遍存在的设施落后、管理粗放等问题,铜陵市局实施“一对一”帮扶机制。组建专家团队深入企业,从生产条件优化、工艺改进、台账规范等方面提供全程指导。同时联合技术机构开展集中培训12场次,覆盖从业人员200余人次,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3.强宣传促提升,擦亮地方特色品牌
铜陵市局致力于将品牌建设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支持,以规范和提升食品小作坊的水平。通过组织“食安名坊进社区”、“非遗美食展”等20余场活动,积极引导食品小作坊参与各类产销对接、展览展销和文化交流活动,利用新媒体的力量扩大其影响力,塑造地域特色品牌。同时,注重融合地方特色,争取培育扶持政策,将“食安名坊”培育项目与乡村振兴、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相结合,不断提升食品小作坊的品牌影响力。
展望未来:打造食品安全治理新标杆
下一步,铜陵市将深化“食安名坊”培育成果,推动品牌不升级:一是标准升级,探索制定地方特色食品生产规范,填补小作坊监管空白;二是融合升级,将“食安名坊”与文旅产业、乡村振兴深度结合,建设“美食文化体验基地”,让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为全国食品安全治理贡献更多“铜陵智慧”。
从“监管”到“服务”,从“规范”到“赋能”,铜陵市“食安名坊”培育行动以民生为本、以创新为魂,走出了一条食品安全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的新路径。未来,铜陵市将继续以匠心守护舌尖安全,以文化滋养城市品牌,书写新时代食品安全治理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