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江门农贸市场 “颜值 + 服务” 双升级!品质焕新赋能 “百千万工程” 暖民心

2025-09-04 18:54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黄俊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封梅康)一方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农贸市场不仅是千家万户“菜篮子”的供应站,更是衡量城市温度与民生福祉的重要标尺。近年来,江门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农贸市场“1+N”提质行动为抓手,推动市场从“脏乱差”向“净亮美”蜕变,从单一交易功能向“市场+服务”综合体验转型,让传统农贸市场焕发新活力,成为便民、利民、惠民的日常生活服务中心。目前,全市共有农贸市场235个,其中146家已完成提质行动,今年新启动61家开展提质升级,覆盖第三批37个“百千万工程”典型镇镇圩市场。

环境综合提升,擦亮市场“面子”夯实“里子”

曾经设施陈旧、排水不畅、摊档杂乱的现象正在悄然改变。江门市以乡镇市场为重点,全力推进“一场一策”分类提升,通过对农贸市场开展“1+N”提质行动,实现从内到外的整体焕新。如,鹤山市共和镇中心市场投入专项资金实施改造,拆除杂乱电线、统一招牌外观、重新铺设防滑地砖、设置清晰的功能分区和导视系统,彻底解决积水路滑、卫生死角等问题。今年以来,城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49人次,清理出店经营411宗、流动摊贩占道经营3338宗,引导摊贩入市经营,农贸市场周边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有序。

微信图片_2025-09-04_184708_810.png

农贸市场环境升级   图片来源:江门市市场监管局

服务能力升级,市场从“功能化”到“人性化”转变

除了硬件提升,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有服务的“软升级”。如今在江门多家农贸市场,消费者不仅能买到新鲜食材,还能享受代切肉、宰鱼、分装等初加工服务,真正实现了“一站式便民购物”。“现在买菜很方便,店里什么都可以帮忙做”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切身感受。新会天马市场等多家农贸市场推出“买菜易”APP,提供线上预订、社区配送服务,让居民足不出户便能采购生鲜。蓬江、江海、新会等多地农贸市场还引入共享充电宝、快递收发点、便民修理、缝补铺等业态,设置无障碍通道、母婴室、第三卫生间、顾客休息区等人性化设施,显著提升购物体验。与此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定期在农贸市场开展“你送我检”快检服务活动,免费为群众检测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让市民放心消费、安心消费。

微信图片_2025-09-04_184745_834.png

定期在农贸市场开展“你送我检”快检服务活动   图片来源:江门市市场监管局

侨乡特色赋能,“农贸+文旅”融合打造新标杆

作为著名侨乡,江门市积极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农贸市场发展新路径,推动“农贸+文旅”深度融合,让传统市场成为传播侨乡文化、吸引游客打卡的新窗口。如,开平赤坎镇中心市场依托古镇旅游资源,合理划分餐饮、农产品、食品、本地特色产品等专区,推动传统市场向“烟火气与时尚感并存”的文旅节点转型。台山市广海镇以渔港升级为契机,打造全省最大的单体水产交易中心——广海镇水产交易中心,成为集购物、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

微信图片_2025-09-04_184756_482.png

“农贸+文旅”深度融合(广海镇水产交易中心)   图片来源:江门市市场监管局

“小市场”服务“大民生”,“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农贸市场的蜕变,是江门市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下一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以“惠民、便民、利民”为导向,持续深化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探索更多“农贸+服务”“农贸+文旅”创新模式,拓展“市场+服务”新场景,让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拎越舒心,成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