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梁海涛 封梅康)近日,中山市中心粮库项目三期工程传来捷报:该工程顺利通过严格评审,获评“2025年第一批广东省建设工程结构质量水平评价优良等级工程”,成为本批次省内唯一获此殊荣的粮食仓储项目。这一权威认证,标志着中山在提升粮食储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夯实区域粮食安全根基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山市中心粮库项目三期工程 图片来源:中山兴中集团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山市中心粮库作为全市粮食储备体系的核心枢纽,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三期工程的建成投用,有效扩充了高标准、现代化的市级储备仓容,进一步优化了区域仓储设施布局,显著增强了中山应对风险挑战、保障粮食稳定供应的能力,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把中山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部署要求的关键举措。
“粮仓,就是粮食品质和安全的‘保险箱’。结构质量是百年大计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储粮安全和储备效能。”该项目专职工作组办公室主任郑艳梅强调。她表示,项目从规划伊始就将质量安全摆在首位,以打造经得起百年检验的现代化粮库为目标。自2022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高质量建设要求,项目团队始终将精细化管理贯穿全过程。
郑艳梅介绍,为确保工程“筋骨强健”,项目团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针对高地下水位和复杂地质带来的渗漏风险,创新应用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关键结构部位,广泛采用高强钢筋及直螺纹连接技术提升整体稳定性;同时,通过深入混凝土搅拌站源头抽检、增设桩身强度专项检测等强化措施,严把材料与施工质量关。
现代科技的深度应用是项目一大亮点。“我们综合运用了Tekla软件预拼装、BIM精准放样和REVIT建模技术。”郑艳梅补充道,“这不仅确保了大型构件的安装精度,实现了工艺管道的一次成型,减少了后期隐患,也为粮库未来智能化运维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在机电安装环节,优化导线连接器设计、应用消声减振技术等措施,有效延长了设备寿命,保障了储粮环境长期稳定。
“此次获评省级结构质量优良工程,是对我们前期工作的专业肯定,更是对后续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郑艳梅表示,粮库安全运行是长期任务。接下来,兴中集团代建工作组将协同运营单位,扎实做好项目试运行工作,并将三期工程的高标准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经验,融入到粮库整体运营和未来规划中,不断提升中山粮食储备的综合保障能力,为守护市民“米袋子”安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据悉,此次为中山兴中集团首次代建工程项目,但凭借高度的责任感和科学的组织管理,项目团队克服了经验短板,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兴中集团董事周翔云介绍:“中心粮库三期工程作为兴中集团‘头号工程’,我们非常重视,组建了一支精英团队负责代建工作,通过深化工程设计解决了南方地区多雨、设备易腐蚀问题;通过优化施工组织,有效避开了暴雨台风天气影响;通过专项工作组驻点项目现场,应用BIM模型解决了项目交叉施工作业和技术难题;通过过程结算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他特别强调,“同时,也十分感激通过建设粮库为兴中集团培养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打好硬仗的管理团队,为兴中集团在‘十五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