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广州黄埔:以全链条协同监管引领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26 12:31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黄俊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封梅康) 近年来,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管局紧盯食品安全管理链条多环节、多主体、多风险以及高关注度、高要求的“三多两高”特点,主动狙击、全程管控、多元共治,强化全链条协同监管。并以食品“红链”为引领,通过“党建+产业链”模式创新服务机制,实现了党建与食品安全生产双向促进,创造了国家示范案例全省唯一、食品工业产值全市第一等多个省市之最。已连续10年获得广州市对区食品安全考核优秀等级,连续2年公众对该区食品安全满意度及工作认同度均居全市前列。

把食安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全区镇街综合考核,各级干部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已完成100%全覆盖包保,检查问题100%闭环整改;

为打造“黄埔食安”高地,市场监管、教育、公安、农业等部门协同开展重点领域监管,运用“日常监管+专项整治+靶向检测+信息技术+执法办案”手段有力震慑食品违法犯罪行为;

建立了“政府+平台+骑手”三方联动机制,以提升新业态治理能力。发挥燕塘、益力多、太古可口可乐三个省级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及站点宣传优势,组织食品安全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地、进企业等多场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高密度的食品安全社会宣传活动,营造“诚信尚俭,共享食安”的良好氛围。

近日,记者对黄埔区市场监管局以及黄埔相关食品生产企业、学校食堂等进行了走访,从中了解到了黄埔区提升产业链基础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助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串在产业链、阵地建在产业链、活动办在产业链、难题解在产业链、发展谋在产业链”思路,窥见了其“产业链党委抓统筹、职能部门抓服务、链主企业抓带动、链上企业抓推进”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食品红链赋能食品产业发展

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黄埔区食品红链“链主”企业,走进该公司食品红链党建阵地,红色气息扑面而来。

黄埔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按照“强党建、提质量、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15字市场监管工作总目标,创新搭建了由链主企业、市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链上企业组成的“1+1+1+N”产业红链党委组织架构,党委委员涵盖生产、销售、餐饮龙头企业代表,实现了发挥产业链大党委引领作用的强强联合。

在优组织建设促体系完善方面,打造了一批“产业链党委展厅+链上企业展区”“会议室+图书室+车间走廊”等多维空间的产业链党建文化阵地,并推动链上企业共建共享,着力打造成为党群综合服务功能载体;发挥产业链党委统筹协调作用,建立联学共建制度,开展党务培训、党建交流、争先创优“先锋岗”评选提升党员综合素质,推动“食品红链”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在优服务保障促企业发展上,紧扣需求“把脉问诊”,压紧压实产业链党委主体责任,常态化召开产业链党委座谈会,组织开展链上企业痛点难题调研,全面征集企业在政策扶持等方面问题。针对食品生产、餐饮等行业企业申请新业态许可“无据可依”的难题,推出“一品一策”“一类一策”等首创举措,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审批服务。

在优资源配置促产业升级方面,强化品牌建设,坚持“一链一品牌”“一企业一品牌”发展思路,开展“黄埔食品安全体验行”品牌活动,持续擦亮“优质食品黄埔制造”金字招牌。贯通供销体系,紧盯产业链堵点,以链主企业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输送龙头资源经验优势,健全政策协同引导机制,促进产业链内部上中下游需求供销业务对接,推动互补型企业抱团发展、竞争型企业错位发展、小微型企业联动发展。、

上述举措成效突出。针对“移动餐车”“无人餐车”“智能移动微食堂”等新产品新业态量身定制审批政策,切实破解了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帮助企业节约了成本、抢占了市场先机。目前已为23家企业38个新产品、新业态提供“一品一策”服务,预计创造年产值近21亿元。

壮大了行业联盟。成立由皇上皇等企业组成的区预制菜产业联盟,向区内预制菜企业宣贯最新准入许可审批政策,开通预制菜企业审批绿色通道,制定《预制菜生产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抱团发展”打造优势特色预制菜产业链,联盟创造年产值超2亿元。

畅通了供销渠道。近年来举办食品产业链供需对接会6场,促进85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新创造产值超20亿元;创设“产业链+直播”模式,推动12家企业开展直播带货,带货货值近1.7亿元。2024年黄埔区食品生产总值约734亿元,位居全市各区之首。

优化了企业服务。全省首推食品生产企业研发中心“一址两用”试点改革,开通企业研发生产“快车道”;协助安利、雪花啤酒、百事中国等重点企业解决了在保健食品批件、原料进口等方面的困难;推出“服务直通车”,对62家食品相关企业开展70家次风险评估服务,指导企业跟进整改质量管控问题。

擦亮了黄埔品牌。建成省级科普基地及站点3个,市级科普基地2个,区级食品安全体验行基地9个,组织超过2.6万名群众走进太古可口可乐等企业见证“优质食品黄埔制造”,创响燕塘乳业、华糖、皇上皇等“省字号”“老字号”区域知名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助推了产业升级。指导燕塘、华糖四个产品分别获得全省鲜奶、食糖、饮料制品类别的首张湾区认证证书;指导皇上皇、燕塘、华糖三家生产企业的8款产品获得食在广州认证品牌食品,企业数占比全市首位;指导黄埔华苑酒家、水上茶居南海神号、翡翠希尔顿酒店获评“食在广州”三星级餐厅。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走进广州科学城中学后厨,干净整洁的环境便映入眼帘,食堂工作人员们身着整洁的工作服,正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有序制作菜肴,从蔬菜、肉类的摆放及温度控制,到切配、烘烤、蒸煮、烹饪等,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严谨细致。

黄埔区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科学城中学所呈现的情况并非单例,校园食品安全作为监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黄埔区有其完整的监管体系。

黄埔全区264间学校食堂和15家供学生餐企业已100%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市场监管部门推行“线上+线下”双巡查模式,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开展线上巡查,持续推动学校建立和严格执行“校园食品安全总监”制度,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系列活动。

还将开学首日定为统一行动日,在这一天,由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学校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餐具消毒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检查。

同时,和区教育局建立了“五个联合”工作机制,通过联合制定校园食材集采标准、联合开展全覆盖检查、 联合组织培训考核、联合处置突发事件、联合开展宣传引导,持续加强联动协作,学校食品安全形势一直持续稳定向好。

黄埔是久负盛名的荔枝之乡,厚植着深厚的荔枝文化根基。在荔枝产销上,黄埔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严管”与“帮扶”并重,通过加强质量抽检力度、规范包装标识管理、推动溯源体系建设、优化服务畅通渠道、规范秩序净化环境等守护这份千年甜蜜。在萝岗荔枝贸易市场,记者亲眼见证了市场监管工作人员顶着近40℃高温,驻守在市场门口为消费者一丝不苟地进行快检的场景。

据了解,除学校、市场外,黄埔区还以外卖餐饮、集配单位、养老机构、十五运会接待酒店等五种业态为重点,持续推动社会面“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

为此,市场监管局建立了每周一次工作调度、每月一次现场督导、每季度一次总结评估的“三个一”推进机制,并对大型餐饮采取“一企一策”,在保证基本监管要求的同时尽量节约企业成本协调形成最优建设方案。

并打造了长洲旅游区餐饮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街增强示范效用,以无堂食外卖较集中的萝岗街道奥园广场、黄埔街道大沙商圈为攻坚重点率先推动无堂食外卖“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的全覆盖。

为做好十五运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成立了区级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1小时内到达现场、3小时内完成初步处置、N个部门协同联动的"1+3+N"应急响应机制,专项工作组涵盖种养殖、生产、流通等全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