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李黎)“苏超”第九轮比赛结束,镇江队负于常州队,晋升“苏超十三妹”。网友笑言“今年在江苏,镇江以外的城市吃不到香醋咯!”。
虽然目前镇江队在苏超赛场战绩不理想,但“镇江香醋”可是声名远播。本期“食”话实说邀请省食药安委食品安全专委会委员、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姚卫蓉,一同探访镇江香醋的新旧滋味。
醋香绵延酿就“独门绝技”
“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愈存愈醇”——这是镇江香醋的味道,也是江苏人熟悉的舌尖滋味。这味道源自180多年前的清道光年间,丹徒人朱兆怀在酿制黄酒时意外获得一种酸香液体——这就是镇江香醋的雏形。
2006年,“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跻身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在中国醋文化博物馆,该项技艺被完整保存:以优质糯米为原料,经蒸煮、糖化、酒精发酵后,与麸皮、稻糠混合成固态醋醅,每日翻动降温透氧,历经21天醋化,再经淋醋、煎醋,注入陶坛露天陈酿至少半年。时光淬炼,成就独特风味,镇江香醋成为中国传统酿造食醋的代表、四大名醋之一。
古法新技共铸醋都辉煌
作为“中国醋都”,镇江现有43家制醋企业,年产食醋50多万吨,占全国总量10%以上。“镇江香(陈)醋”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由20多家企业共同使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镇江香醋》(GB/T18623-2011)。
根据该标准,镇江香醋所用的糯米等主要原料需来自镇江及周边地区。为满足现代化大生产要求,镇江香醋生产企业在确保“固态分层发酵”“二十一日翻醅”“天然晒醋”等非遗核心工艺不变的前提下,普遍采用以池代缸发酵、机器化翻醅、自动化包装等现代技术改造。姚卫蓉教授认为,这些技术使镇江香醋实现了产能与品质的双重飞跃。
以池代缸发酵:显著提升产能、降低劳动强度,同时精准复制陶缸环境,使温湿度更可控,产品一致性更高。
机械化翻醅技术:能确保醋醅疏松透气均匀、传承传统风味,避免人工操作污染与不稳定性。
自动化包装系统:在洁净密封环境中高速运作(最高3.6万瓶/小时),可降低二次污染风险。
“摆不坏”的镇江香醋依赖日晒夜露的时光打磨。如今,镇江香醋高端产品坚持陶缸露天晒制,大众产品则采用不锈钢储罐晒制,完美兼顾产能与风味传承。
药食同源开拓食醋食尚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醋能“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理诸药”。秉承药食同源理念,镇江香醋企业一面坚守“色香酸醇浓”的传统精髓,一面探索无限可能。进入企业展厅或线上商城,经典系列、精酿系列、有机系列,养生醋、花醋、醋饮,坛装、瓶装、旅行装……琳琅满目。
姚卫蓉教授认为,适量食用香醋有益健康,镇江香醋企业的产品创新有效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关于如何选购和食用镇江香醋,她建议:认准“镇江香醋”地理标志及产品标准号GB/T 18623 固态发酵;手工香醋层次丰富,陈年香醋氨基酸富集;醋饮有助消化,但应避免空腹或与中药同服;每日摄入量不超过30ml。
抿一口镇江香醋,让人顿感口舌生津、精神为之一振。镇江香醋,堪称球迷观赛的最佳拍档。
8月31日晚,在江苏城市足球联赛第十轮激战中,积分榜上垫底的镇江队将在主场迎战位列第三的南京队。无论赛场风云如何变幻,镇江香醋的“酸香威力”,都是这座“醋都”最独特、最骄傲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