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得很少,也在积极运动,怎么还是瘦不下去?”“减肥后体重总反弹是为什么?”近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线访谈《保持吃动平衡,维持健康体重》节目中,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冯雪表示,这与过度节食和吃动不平衡有关。
不少人通过过度节食减肥,这是不可取的。冯雪解释,人体的基础代谢会因为节食而下降。基础代谢就是人体在清醒且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也会消耗的能量,可以占到人体总耗能的60%~70%。当摄入的能量远远低于基础代谢能量(低于总耗能的70%),身体会认为已进入“能量贫穷”状态,从而启动一系列自我保护机制,放慢新陈代谢的速度,降低基础代谢耗能。
冯雪强调,通过极端的能量限制方法,比如只吃蔬菜、只吃碳水或者只吃肉等,短期内的减肥效果虽然很惊人,但长期如此不光缺少了能量供应,还会导致各种营养素缺乏。大量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使用极低能量饮食法减肥,两年以后不仅效果会荡然无存,而且绝大多数都会反弹。
减肥的底层逻辑是制造一个能量缺口。冯雪建议,正餐吃到七八分饱,少吃零食。日常主要的能量“陷阱”大部分是正餐外的食物,如果少吃一口薯片、少吃一个蛋糕、少喝一杯奶茶,这样积累下来,少吃500大卡很容易就能做到。
“我也积极运动了,怎么还是没瘦下来?”面对这样的困惑,冯雪表示,减重关键在于“三分练、七分吃”。饮食在制造能量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毕竟能量摄入主要源于食物,而运动消耗仅占全天能量消耗的不到20%,主要消耗来自基础代谢。若运动后因“奖励自己”而大吃一顿,很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超标,减肥自然无从谈起。
此外,许多人高估了运动消耗与强度对能耗的影响。冯雪举例,脂肪燃烧需要氧气参与,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更利于减脂,低中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是减脂优选;力量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不宜作为主要减肥方式,一味追求高强度运动,脂肪消耗效率会降低,不利于减肥。
“每周减掉0.5斤~1斤脂肪已属成功,追求过快的减重速度,不仅反弹率高,而且可能损害代谢和生活质量。全球科学家公认的首选减重方法是生活方式干预,它最有效、最安全、无副作用且最省钱。”冯雪认为,减肥是一辈子的事,应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建议从细微处着手:运动“小白”可设定90分钟闹铃打破久坐,用爬楼梯替代电梯,饭后散步10分钟以上;饮食上准备四格餐盘,按比例摄入蔬菜、水果、蛋白质和主食;零食爱好者可逐步减少食用频率,培养对健康食物的兴趣。(乔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