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赵宗祥)10月16-17日,由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大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举行,大会以“强化食安监管信息互联共享 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食品安全领域专家及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180个市、区、县市场监管和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及50家食品企业负责人共计350人集聚一堂,对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16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胡振洲参会并在大会上具体介绍了广西在食品安全职业检查员队伍建设方面的做法,并提出思考与建议。
据胡振洲介绍,广西于2017年建立了国内首支食品生产职业检查员队伍,出台全国首创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职业检查员管理办法(暂行)》,并将推行食品安全职业化检查员制度纳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条例》内容,明确职业检查员队伍建设依据。队伍建设8年来,在确保食品安全底线、解决行业难题、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全国市场监管领域一直处于开创和领先地位,并得到广泛的认可。
“广西现有专职食品安全职业检查员28名,其中自治区级8人(3人抽调至食品综合岗位)、市级20人,实行第三方劳务派遣,按级负责区域内体系、飞行等检查。另有约300名兼职检查员,以市场监管人员为主、专业技术人员为辅,承担日常监管与技术支撑。”胡振洲说,广西在队伍制度建设方面,一是推动出台地方性法规。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的《广西食品安全条例》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并推行食品安全职业化检查员制度,建立职业检查员为主体、兼职检查员为补充的职业化检查员队伍”。通过积极推动出台地方性法规,明确检查员队伍建设依据。二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2017年至今制定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职业检查员管理办法(试行)》《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体系检查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加强检查员队伍管理,规范检查工作程序。将“建立职业化检查员队伍”纳入广西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推动职业检查员队伍建设。
胡振洲说,食品安全职业检查员队伍建立以来,已成为广西食品安全监管重要力量,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连续两届获得全国社会共治优秀案例提名奖。二是成为监管领域“好帮手”,得到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自治区的认可。三是职业检查员凭借其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能够准确识别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点,大大提升了监管效能。四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基层业务指导。
就如何做好食品安全职业检查员队伍建设,胡振洲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一、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当前,国家层面要求建立食品安全检查员队伍,但配套政策制度不完善,人员资质、身份地位、执法权限缺乏统一规定,导致职业检查员因无法取得行政执法证仅能开展技术性检查,发现问题需转交属地监管部门,影响监管效能。同时,队伍晋升机制不健全、职业发展规划不明确,优秀检查员缺乏奖励与晋升机会,发展空间受限。
二、政策条款尚待明确。目前,在检查人员资质要求方面,各级相关规定界定不统一、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品安全检查的效果。
三、部门协作亟需加强。相关规范要求整合多事项检查杜绝重复检查,但因部门协同机制不畅难以落实。如农贸、食品仓储运输等领域的监管中,商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部门对行业主管职责存在争议,联合检查时,因各部门检查标准不统一、执法尺度存在差异,导致监管合力未能有效形成,难以精准识别并排查各环节中隐藏的问题及潜在风险隐患。
四、建立专业化职业准入与配套制度。明确将食品安全职业检查员纳入国家监管队伍,赋予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同时规范其任职资格、聘任程序、培训考核、职业晋升及编制待遇,界定职权范围与工作规范。
五、以弥补监管力量不足、填补乡镇监管空白为定位,系统推进队伍基础建设。由县市场监管局统筹指导队伍建设,规范建制称谓、服装标志等,并纳入市场监管体系,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严禁劳务派遣,就近分配岗位;健全培训教育、薪酬待遇、奖惩退出等配套制度,队伍经费由县财政保障,纳入市场监管食品安全监管预算专款专用,薪酬结合职业特点参考人力资源市场相关职业工资价位确定,享受事业单位同等福利待遇。
六、构建职业检查员职称评审体系。各级检查员对应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套转职称,初级、中级、高级、专家级分别套转为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通过司法确认其法定职业身份,保障晋升通道,助力解决基层监管难题,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