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方冰)天津市市场监管委积极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以标准引领品质提升,以优质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呈现质量水平不断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标准引领,促进农产品品质提升
一是健全标准体系。聚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品牌打造、全产业链建设、农业科技创新、质量安全提升等重点领域,持续组织开展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天津市累计现行有效农业地方标准327项,同比增长16%。
二是深入推动标准宣贯。组织市区两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分层级对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宣贯与培训,提高生产主体科学合理使用农兽药技术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三是加强生产规范指导。针对农兽药残留问题突出的重点品种,统筹行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示范推广绿色种植和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提升主体生产技术水平。累计推广重点品种安全种养模式9个,发放安全种养技术及农兽药残留限量宣传海报1500余份,开展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技术培训13期,培训2000多人次。
培优育强,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
一是强化优质农产品培育。持续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等认证工作,优质农产品认证数量稳步提升。“十四五”期间,天津市绿色食品获证企业和产品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68%和59%,有机水产品实现“零突破”。截至目前,全市优质农产品认证总数达287个,其中绿色食品251个、有机农产品12个、地标产品9个、名特优新农产品15个。
二是强化证后监管。指导各涉农区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及原料基地建设,不断提升供给能力。加大获证农产品抽查力度,对农残超标等问题“零容忍”,产品质量始终稳定在高位水平。
三是强化宣传推介。组织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展会”等宣传推介活动,不断提升天津市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十四五”期间组织绿色食品系列宣传活动8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
品牌赋能,提升优质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以“津农精品”市级农业区域公共品牌为引领,全力推进品牌农业建设。全市“津农精品”总量稳定在225个,其中小站稻、沙窝萝卜入选农业农村部精品培育计划。出台了天津市农业品牌化建设实施方案,统筹各级财政资金,重点打造小站稻、沙窝萝卜、岳龙红甘薯等10个品牌。项目资金除重点支持品牌营销能力提升外,还涵盖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营养成分及功能检测;绿色、有机、ISO质量管理体系、GAP良好农业规范等认证。目前,全市制修订“津农精品”品牌标准28项,其中针对沙窝萝卜的品质分等分级工作,已发布实施DB12/T 1250-2023 卫青萝卜等级规格分级地方标准,指导品牌企业制定形成Q/GLGS-01-2024 谷力沙窝萝卜等级规格企业标准。当前天津市品牌农产品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优质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2023年、2024年“津农精品”年销售额连年突破100亿元。
强化亮证,不断完善市场准入机制
一是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正与市市场监管委联合研究制定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联合协查工作机制,协调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落实。
二是加强产地准出管理。加大执法巡查检查,组织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规范开具专项检查,近两年每年都有对不规范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行为的处罚案例。
三是加强亮证宣传。加大对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宣传培训力度,指导生产经营主体规范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实施承诺达标合格证亮证行动,压实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推动合格证与产品追溯同步亮证,全市规模化生产主体实现全部带证上市。今年全市已累计出具合格证300万张以上。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