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湖南省东安县:春耕正当时 绘就好“丰”景

2024-03-22 15:06来源:永州日报 编辑:李硕

眼下,东安县各地纷纷投入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呈现繁忙景象。工厂化育秧、机械化作业、新技术推广、“新农人”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让农业生产更显“科技范”。

在横塘镇兴隆居委会的工厂化育秧项目基地生产区内,工人们正忙碌地在机器上放育秧盘、育秧基质、种子,在高速育秧播种流水线上,依次完成铺土、施肥等程序,随即进入播种、消毒、覆土等流程。该集中育秧中心一次性可育水稻机插秧苗600余亩,全年可育水稻机插秧苗5000亩以上,目前已接受预订早稻育秧面积3000余亩。

“和传统育秧相比,工厂化水稻育秧周期从原先的25天缩短到20天左右,而且能节省约60%的土地以及90%的人工劳动力。”横塘镇农技员刘永忠介绍说。

“用无人植保机喷洒除草剂,是人工作业效率的30倍,一亩地只要3分钟左右,既省时又省力。”横塘镇大粟山村“90后”新农人周宇康站在田埂上,熟练地操作着手柄,无人植保机灵活自如地在水田上方飞行。

2016年,跳出“农门”的周宇康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家乡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从都市白领摇身变成“田管家”。他通过集中连片流转200多亩土地,还全程托管2000多亩稻田,引进农用先进设备及推广应用,实现了从耕、种、收到烘干储存、加工全程机械化作业,年烘干、加工能力达3000吨,带动和服务周边农户100多户,去年仅种田一项纯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近年来,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多种农业机械被广泛应用于东安春耕生产中,田间地头“以机代人”,处处透着“科技范”,农机主力军作用愈加明显。截至目前,该县已组织调度农机具3100余台、农机技术人员260人次投入春耕生产,预计今年全县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84%。

鹿马桥镇是该县“万亩油菜种植示范基地”,发展油菜花赏花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接续精心打造、沉淀提升,一年一度的油菜花节已成为乡村休闲旅游品牌,目前已接待赏花游客1万余人,综合旅游收入突破300万元,“油菜花产业”正成长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近日,马坪村旁万亩油菜花绽放,迎来了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时节,不少村民打开自家院门,摆上茶座、小椅,端出特色的农家菜、农特产,共同分享繁荣旅游市场的“流量红利”。依托油菜花带来的流量,马坪村成立金易德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规划建设现代特色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园,推进特色农业与休闲观光、健康养生、民俗美食的深度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全村共发展民宿和农家乐15家,旅游综合年收入达200余万元。

“自从油菜花开之后,农家乐每天要接10多桌游客,一天收入4000多元。”金易德农庄负责人廖凤莲说。

除了油菜花带来的乡村旅游经济效益,马坪村的草莓也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水果。在金易德农业产业园草莓棚大棚内,工人们正忙着对游客采摘下来的草莓进行挑拣、称重、打包,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目前产业园共种植草莓30多亩,引入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种植草莓,草莓每亩能产1200公斤,总产值90余万元。”金易德农业产业园负责人李文权说。

近年来,东安县充分发掘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特色产业优势,依托产业化带动、规模化发展,叠加休闲农旅文化,多产融合,通过“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等模式,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目前,全县各大油菜花海累计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3000余万元。(饶爱玲 唐涛华 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