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用好技术集成“多打粮” 重庆玉米亩产实测798.5公斤

2025-08-14 09:34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李方冰

烈日炎炎,重庆开州区南门镇花林村的玉米地里,掌声格外响亮。当全国农技中心总农艺师王积军作为测产组组长,宣布3个地块加权平均亩产达798.5公斤时,在场的种植户、农技人员都难掩激动——重庆玉米亩产再创新高。

当天,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全国农技中心、市农科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测产组,对这片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核心示范片进行实地“考”验。

“选的3个地块,都是随机抽取的,进行实收测产。”测产专家介绍,经过严格测量,3个地块折合亩产分别为747.6公斤、805.5公斤、849.2公斤,加权平均后,798.5公斤的结果让大家眼前一亮。

“这高产不是碰运气,是品种和技术‘捏’到了一块儿。”示范片技术指导专家、重庆市农技总站粮油科科长方立魁蹲在玉米地边,指着饱满的果穗解释道。

地里种的是“正红507”,这是个耐密植的高产品种。“以前高产示范片亩栽也就3400株左右,这片用了精量机播,亩栽直接突破4000株,还播得匀、出得齐,结实率特别高。”方立魁扒开玉米叶,株距均匀的玉米秆上,个个果穗都沉甸甸的。

不光是品种选得准,技术集成更关键。种子包衣防了病虫害,缓控释底肥让养分慢慢释放不浪费,适期机播保证了苗齐苗壮,再加上水肥一体精准调控技术,每一项都用在了点子上。

“今年天旱,多亏了水肥一体化。”方立魁感慨,玉米生长关键期遇上干旱,技术团队通过滴灌系统,缺水了就补水,缺肥了就精准补肥,“就像给玉米‘量身定制’营养套餐,干旱愣是没挡住增产的势头。”

“只要跟着技术来,普通种植户也能种出高产。”方立魁的话给种植户吃了定心丸。他说,这套技术不复杂,种子包衣、机播密植、水肥调控都是全国主推的成熟技术,只是结合重庆山地特点做了些微调,易学好用。

测产专家组也一致认为:这片示范片的技术集成,增产增收效果实实在在。专家们建议,在重庆宜机化种植的区域,得赶紧把这套技术推广开来,让更多玉米地“多打粮”。(邓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