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产业产值连年突破10亿元,带动1.8万余户基地农户实现增收。近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引领全市鲜食玉米形成集专业化育种、标准化种植、集群化加工以及秸秆综合利用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成为当地农村地区支柱产业。
产业园以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高产业技术集成和典型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建设以来统筹农业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鲜食玉米产业功能布局、项目布局进行整体规划。
为加快新品种培育,加速品种迭代更新,园区以河北华穗种业有限公司为支撑,培育出“万糯2000”“万糯2018”“万糯188”等优质品种,并大力推动制种产业发展。目前年制种面积2万余亩,鲜食玉米良种远销全国29个省区市,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
在产业园建设引领下,全区鲜食玉米种植以“公司+基地+农户”为经营模式,以《鲜食玉米种植技术规程》为标准,强化生产环节的严格管控,全力打造绿色、有机、标准化产品基地。近几年随着种植基地面积逐年增加,生产加工水平不断提高。20家鲜食玉米加工企业的产品由单一果穗发展到玉米乳、玉米糁、空心面、饺子粉等精深加工产品,并带动运输业、包装业、餐饮业融合发展。
在园区企业禾久集团生产车间,一棒棒玉米经过机器去皮、清洗、蒸煮、冷却、速冻等环节后,迅速进入冷库。集团项目经理倪振会说,公司除自有5000亩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外,还向农户签订总计1万亩的订单。“在园区建设支持下,现在高标准农田实现种植节本增效,加工设备改进大大提高了效率,玉米采收后从地头进入冷库一般不超过4个小时。”
种植大户郭汉龙种植了2000亩鲜食玉米。“今年按照和加工企业签的订单种了六七个品种,采收从7月份开始能持续近3个月,玉米在地头采收后,很快就会被运送到加工企业。”郭汉龙说,“有了订单,相当于种之前就销了出去,种地效益也就有了保障。”
园区还坚持绿色发展,针对每年产生的大量玉米秸秆,通过引导鼓励,推动机械化收割、离田、窖式青贮和青贮包模式综合利用。目前全区玉米秸秆加工企业发展到24家,大型农机联合社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13家。年均秸秆收集量30余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量约29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从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人员达到13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220多人,玉米秸秆产业规模突破亿元。
从最初的单一种植,发展到多业态、全链条产业体系,园区辐射带动能力大幅增强。目前以万全区为核心,逐步形成辐射怀安、宣化等周边县区,延伸晋蒙的跨县域、跨省区的鲜食玉米种植基地群。(常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