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非农业合作“播种”丰收希望

2025-09-01 11:09来源:国际商报 编辑:李方冰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的农业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史记》言,“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几十年来,中国与非洲以农业合作为本,结成了真诚、务实、可靠、亲密的伙伴关系,续写了一个个守望相助、携手实现现代化的感人故事。

感同身受是中非农业合作的起始。非洲国家存在着粮食短缺的难题,解决十多亿人口吃饭问题一直是非洲长期面临的挑战。多家国际组织日前联合发布的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22年至2023年间,非洲每5人中就有1人面临饥饿。而中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和非洲一样面临了粮食不安全问题,但是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找到了应对粮食短缺的机制,用仅占全球9%的耕地实现了占全球20%以上的粮食产量,解决了14亿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国对非洲人民希望实现粮食自主且对零饥饿的诉求感同身受。当非洲人民遭遇自然灾害和人道主义危机之时,中国都能及时向这些国家施以援手,解决紧急粮食急需问题。非洲农业用地占全球64%,但其生产的粮食却仅占其消费量的10%,中国分享了几十年积累的减贫经验帮助非洲国家提高粮食产量。多年来,中国在非洲国家推广杂交水稻、优质小麦、玉米品种,帮助提高亩产;为干旱国家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立示范农场,派驻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援助和培训等,中非在农业方面的多项合作成果帮助非洲国家提高了粮食生产自给能力。

“授人以渔”让非洲农户真正受益。中非通过农业合作帮助非洲小农户减贫的故事不断上演。其中有专程来中国学习农业技术的非洲留学生,回国效力于国家农业发展事业,让家人过上更好生活的故事,也有中国科研院校的专家们去到非洲各个角落,展开示范,培训、推广农业技术等活动,用实际行动帮助非洲农户减贫的故事。在坦桑尼亚,中国专家们到村庄推广玉米种植技术,帮助农民用较少的投入快速提高产量,同时还引进大豆玉米间套作技术,引入了“小豆子 大营养”项目,帮助当地农民学习制作豆浆,豆制品加工等技术,解决了当地营养不足的问题。在佛得角圣地亚哥岛,中国专家帮助农民识别土壤养分,用山羊粪便和作物秸秆为土壤追加养分,节约了农户购买肥料的资金。在乌干达,中国农业专家推广了中国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动了当地水稻生产。在卢旺达,中国帮助援建水井,解决当地饮用水安全问题,并承揽了多项农田水利灌溉项目,让卢旺达荒坡变良田。在刚果(布),中国专家带去了近40吨优良木薯种茎,指导当地农户种植约45公顷,还帮助建成了当地首条木薯食品自动化生产线,批量生产高品质木薯全粉和食品,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在莫桑比克,中国专家帮助腰果种植户种植高产优质嫁接苗,实现3年挂果,当地腰果产量翻番……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展的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等多项农业合作,提高了非洲农业生产能力,为非洲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当地农户带来了福祉。

发展贸易让中非农业合作走向市场。农产品贸易是中非农业合作走向市场化,建立产贸一体化和品牌渠道合作模式的关键一步。中国通过建立中非农业合作园区、鼓励中企走进非洲,扩大对非农业投资,建立农产品交易平台等方式多方面促进中非农产品贸易。数据显示,中国自非进口农产品金额已经实现连续7年正增长,中方希望未来10年内将推动中非农产品贸易额突破200亿美元。中国商务部在日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国在扩大进口准入方面,对非洲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实施98%税目产品零关税,建立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与14个非洲国家签署了22项农产品输华准入议定书。近年来,获得输华准入的非洲农产品进口快速增长。例如,2023年,中国从南非进口鲜梨金额同比增长1733%,从肯尼亚进口牛油果金额同比增长624%。在培育非洲出口能力方面,中方邀请非洲国家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到中国参加培训,帮助非洲提升检验检疫能力。同时,积极发挥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农业专家作用,帮助非洲提升产品竞争力。此外,中国企业在非洲布局多个重点农业合作项目,建立海外仓,切实提升非洲贸易能力,让更多优质、绿色的非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中国民众的需求。

农业科技合作助力中非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推动中非农业科技合作、助力非洲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中国作出了不少努力。“中非科技小院”农业教育项目2019年启动,主要向非洲招收农业专业学生来华留学。几年来,该项目共在非洲12个国家招收了91名农业人才。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合作项目正在落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在非洲建成了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带动相关地区农作物增产30%至60%。非洲农业机械水平不高,本土农业机械生产市场几近空白。中联农业机械2011年开始进入非洲市场,仅其主要产品RK704轮式拖拉机在非洲的销量已超过5000台。目前,该公司产品已推广至南非、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此外,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发展农产品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中国利用资金和技术,帮助非洲逐渐改变过分依赖初级农产品的局面,在非洲多国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同时帮助非洲国家完善物流体系建设,畅通农产品进出口通道,这些举措都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何诗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