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陈春景)2025年9月12日,由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办、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承办的“吉林大米优质品种试种推广项目现场会”在松原市前郭灌区国营红光农场二分场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绿色、安全、健康、共享”为主题,旨在通过现场观摩、品种展示、品鉴交流等方式,推动优质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夯实吉林大米品牌根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前郭灌区农垦管理局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并致辞。来自全省部分市州、县(市、区)粮食部门、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加工企业及媒体代表等约115人参加了现场会。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更是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的源头活水。”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在致辞中强调,近年来,吉林省持续构建 “产学研用” 深度协同机制,大力示范推广适配不同生态区域、兼具高产、优质、多抗特性的水稻新品种,从源头为吉林大米品质提升与品牌竞争力增强提供坚实保障。
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 “主力军”,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品质指标提升至与产量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该所所长侯立刚介绍,团队积极运用基因编辑、分子设计育种等前沿农业技术,加速突破性水稻新品种选育进程,为吉林大米品牌发展持续注入科技 “芯” 动力。
松原市作为吉林大米核心产区,近年来以品种优化为关键抓手,全力推进国家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前郭灌区农垦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现场会选址松原,既是对当地农业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有力鼓舞。松原将持续当好吉林大米优质品种的 “试验田”、推广应用的 “中转站”、产业服务的 “排头兵”,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不断优化水稻产业发展环境。
会上,“吉林大米优质品种示范推广项目” 负责人刘亮详细汇报了项目实施背景、阶段性成果与未来规划。据悉,该项目已成功征集吉粳577、吉粳585、通育8808等32个达到二级米及以上标准的优质水稻品种,在镇赉、松原、九台、榆树、舒兰、柳河六大生态区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过统一栽培管理、科学观测记录,初步构建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品种评价体系。下一步,项目组将全面开展数据整理分析,组织召开品种鉴评会,发布优质品种推荐名录,并推动建立长效评价机制,持续为吉林水稻产业输送高品质 “金种子”。
活动期间,与会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观摩各优质水稻品种的长势、抗性等田间表现,认真听取展示单位关于品种特性、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并积极参与优质大米品鉴活动。代表们纷纷表示,此次现场会不仅集中展示了吉林水稻育种的最新科研成果,更搭建起科研单位、种子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加工企业之间的高效对接桥梁,对加快良种推广速度、优化全省水稻品种布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未来,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继续以优质品种为 “引擎”、以科技创新为 “支撑”、以品牌建设为 “引领”,推动水稻产业从育种、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升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农民增收致富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