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重罚“东北雨姐” 警醒直播行业

2024-10-15 11:43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杨玉国

继网红“东北雨姐”虚假宣传被罚165万元以后,“东北雨姐”所售问题红薯粉的生产厂家——朝阳县六河粉条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六河公司”)也被重罚。近日,辽宁省朝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责令其停产停业,罚没671.76万元。

小小红薯粉条何以接连引来“天价”罚单,一方面是因为事件本身比较恶劣,虚假宣传、挂羊头卖狗肉,已经冲破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底线。事件曝光之初,六河公司负责人曾回应称,其产品含有三分之一的木薯粉。但监管部门的检测显示,红薯源性成分未检出、木薯源性成分检出,真相与该负责人的声称大相径庭。面对公众的质疑和舆论监督的追问,生产厂家试图掩饰问题,误导公众。配料表造假是食品行业的大忌,在配料表上造假,不但要被重罚,情节严重的还要被追究刑责。

另一方面,在直播平台、电商平台上,土特产一直是特殊的存在。一些农产品、土特产之所以能卖出高价,很大程度上是环境为其加了分,人们相信好山好水必定能出产优质农产品的逻辑,相信主播可以创造产地与市场直接联通。红薯粉条到处都有卖,可为什么“东北雨姐”直播带货的红薯粉条能行销全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

可以说,直播行业的兴起让大量的土特产、山货走出大山,得以在市场中重新构建自身存在的价值,完成了由大众化的普通商品向具备原产地加成的特殊商品的转变,这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土味”主播也因此成为乡村致富的带头人。如果这种诚信直播的市场氛围被破坏了,其所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

如此,便不难理解监管部门从重处罚的考量。重罚既是在给直播行业敲警钟,希望以重罚、零容忍的监管态度表明反对和整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决心,重塑严格的质量管理形象。

事实上,“东北雨姐”的虚假宣传远不止这一点。央视记者深入磨石峪调查,村民们告诉记者,“东北雨姐”并不是本村人,只是在村里租了房子,她的徒弟们也在村里租了民房,专门用来拍摄短视频和直播。这不是在记录农村生活,而是在表演。这样的摆拍、生造显然有违公众关注的初衷。

制假售假的利益链上没有谁是无辜者,违法行为是在砸大家的饭碗,处罚是在告诫所有从业人员:必须诚信为本。(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