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小葡萄串起百亿产业链

2025-08-21 11:22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编辑:夏思睿

“主舞台电压稳定!”“直播间供电正常!”“夜市线路无异常!”8月8日,第三十一届丝绸之路葡萄节在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盛大开幕,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保电相关负责人的对讲机里,各点位实时汇报声不断。现场,璀璨灯光瞬间照亮整片游园。

作为全国优质葡萄核心产区,新疆吐鲁番63万亩葡萄田孕育着550余个品种,年产量超140万吨。面对干旱缺水、产品单一等发展瓶颈,当地以智慧节水灌溉、葡萄深加工、特色文旅为三大路径,构建起“种植+加工+文旅”的“甜蜜产业链”。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以“电网改造+精准服务”双轮驱动,为这条产业链注入强劲电力动能,成为自治区70年产业升级浪潮中的生动注脚。

吐鲁番葡萄产业实现全链条跃升,截至2024年年底,吐鲁番市种植葡萄面积达63.28万亩,45.1%实现规模化种植,灌溉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一半。其中,2024年鲜食葡萄销售额19.53亿元,较2014年增长近5倍;葡萄干加工量从8万吨增至22万吨,远销海内外。农户增收渠道从单一鲜果销售,拓展为“农文旅”多元模式,产业链活力持续迸发。

智慧灌溉“浇”出高效农业

“过去大水漫灌,费水又费力;现在按个开关,省心又省劲儿!”8月12日,高昌区亚尔镇亚尔村种植户穆合塔尔·热合曼轻按按钮,水流通过葡萄架下的黑色管网直达根系。田间传感器实时将墒情、温度等数据传回高昌区葡萄高效节水示范区管理平台,这场“指尖上的灌溉革命”,正是产业现代化的缩影。

吐鲁番年均降水仅16毫米,却要满足葡萄生长的大量需水。“我们规划2000亩智慧灌溉示范区,通过电气设备和管理平台实现24小时无人化灌溉,节水率达30%。”高昌区水利局局长房晨介绍。为此,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近三年投入9.45亿元升级农网,新建10千伏线路1349.28千米、增换变压器1168台,将“电力血管”延伸至田间地头,为灌溉系统提供稳定动力。

“以前浇水凭经验,我们要扛着铁锹满地跑。现在浇水靠数据,看看手机就知道该不该浇、该浇多少,种地更加科学高效了。”鄯善县吐峪沟乡的葡萄种植户艾海提·买买提算了笔账:家里5亩葡萄地,以前大水漫灌一年要花1600多元水费,现在实施了智慧节水改造,年节省水费500多元,精细化用水加科技管护,葡萄品质也提升了。

目前,总投资9.58亿元的智慧节水项目已改造葡萄田50.7万亩,铺设管道超7万公里。农业灌溉成本减半,亩产显著提升,推动45.1%的葡萄实现规模化种植。2024年,鲜食葡萄销量48.86万吨,产值达19.53亿元,科技与电力正让干旱之地结出“甜蜜硕果”。

电力赋能规模化“甜蜜工厂”

葡萄成熟季,新城西门村吐鲁番丝路明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AI电气化智能分选设备高速运转,精准识别果粒大小、色泽,效率远超人工。“生产线启动后,用电问题随时找我,操作时务必注意安全!”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客户经理艾力·阿不力孜向企业负责人王永旭叮嘱道。

作为当地重点葡萄干加工企业,丝路明珠拥有十万级净化车间,清洗、烘干、封装全流程电气化。2024年投用的全自动设备,让产能从2800吨跃升至4000吨,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自动化设备对电力稳定性要求极高,供电保障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王永旭说。

近年来,随着葡萄产量的逐年提高,吐鲁番市按照“三分之一鲜食、三分之一制干、三分之一酿酒”的发展思路,培育葡萄干、葡萄酒产业,通过政策扶持、产业配套和品牌推广,先后吸引了122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形成了以葡萄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在产业聚集效应的带动下,2024年,全市新签约产业项目56个,区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316.63亿元,同比增长36.13%,引资规模位居全疆第二位。

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围绕特色加工产业,持续推行“一站式”业扩报装服务,安排客户经理“一对一”跟进供电方案设计、投运送电等全流程,实现办电业务“内转外不转”,让客户“只跑一次”。2024年以来响应客户用电诉求3万余次,新增客户报装容量327.1万千伏安。通过深化“三零”“三省”服务,累计为客户节约办电成本1.09亿元。

如今,68家葡萄干加工企业、43家葡萄酒庄在电力护航下释放产能:2024年葡萄酒年产384万升、销售额1.8亿元,葡萄干加工22万吨,部分产品走进欧洲、东南亚市场。

电商直播打响葡萄名片

“欢迎家人们来到直播间!看看我们吐鲁番的‘无核白’葡萄,甜度爆表,天然健康!现在下单,新鲜直达!”8月4日,在吐鲁番市欧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直播间里,主播木克然木·库尔班正热情洋溢地向网友推介吐鲁番的特色葡萄。直播间外,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客户经理艾力·阿不力孜、阿力木·力提甫正仔细检查直播设备和基地供电线路,及时处置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保障直播顺畅。

第三十一届丝绸之路葡萄节期间,葡萄电商直播间也迎来销售高峰期。“直播开播以来,供电一直很稳定。”木克然木·库尔班对供电服务赞不绝口。欧佰公司现有主播6人,总粉丝量450多万,最高日销量超过一万单。即使在非旺季,其线上店铺日订单量也能稳定在1000单左右,年销售额突破2300多万元。

这背后,是传统销售模式的颠覆性变革。过去,村民只能将葡萄运往本地批发市场或等待中间商收购,农户年均收入不足万元。如今,以吐鲁番市“红石榴”为代表的电商基地用3年时间让农产品销量翻了5倍,带动128个村庄集体增收。2024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396元。从“提篮叫卖”到“云端热销”,从“等客上门”到“货通全国”,电商销售让这份“甜蜜事业”结出了丰硕果实。

文旅融合更让“葡萄名片”熠熠生辉。2021年至今,吐鲁番市政府累计投入70.51亿元建设82个文旅项目,葡萄沟景区变身“全电景区”。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投入100余万元改造核心区域、新增6台变压器,让农家老宅变身为全电民宿,空调、电烤箱等设备可同时满负荷运行。“游客越来越多,民宿订单不断!”葡萄沟景区阿凡提风情园负责人玉米提江·买买提喜上眉梢。

依托葡萄特色,当地打造民俗文化和民宿产品,村民探索“美丽庭院+”模式,户均增收2000余元。2024年,吐鲁番接待游客3201.67万人次、同比增长21.82%,旅游收入250.22亿元、同比增长23.38%,电力正为文旅发展注入“强心剂”。

从智慧灌溉的“电力水滴”,到加工车间的“动力引擎”,再到文旅直播的“稳定电流”,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以可靠供电和精准服务,让电能与乡村振兴深度相融。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新起点上,这条由“银线”织就的“甜蜜产业链”正越织越密,百姓的致富路越走越宽,为新疆高质量发展续写“甜蜜篇章”。(查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