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记者 王正心)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嘉兴市紧紧围绕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多措并举、全力攻坚,在浙江省率先实现食品安全包保对应关系100%建立。
“高”位对标,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第一时间向党政主要领导请示报告,获得市长批示。市食药安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实施方案》,明确分级范围,细化分级标准,做好分级分类,划分确定80家A级主体,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带头,党政领导按照联系县市区分片,全面建立包保对应关系。
“快”字当头,迅速部署落实。迅速组建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在全市“双五”竞赛会议上作专题部署,倒排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推进工作落实时间表,明确重点任务时间节点。精准排摸包保主体底数,经排摸,全市共有A级主体80家,B级主体687家,C级主体6472家,D级主体106606家。市级包保干部16人,县级208人,乡级1155人,村级9580人,分别包保A、B、C、D级主体,于11月17日系统上线前全部完成包保对应关系。
“精”准指导,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市市场监管局与各地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在内的“两个责任”工作推进群,定时通报完成情况,晾晒工作进度。18日系统上线后,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完成80家A级主体包保关系录入,提前熟悉系统录入规则,及时通过电话、浙政钉等多种方式指导各地完成录入。对于主体较多、人员力量相对薄弱的经开区,安排人员上门进行指导,确保按时建立包保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