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记者李黎)盐城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食品安全工作列为市、县、镇、村“一把手”工程,积极构建党政“一把手”双总责、四套班子成员共同履职的机制,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推动企业主体责任有效落地落实。
一是提升格次抓统筹,组织领导到位。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政府市长任组长、市政府5位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24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工作机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部署推进、督查考核等工作,由1名分管市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食安办主任兼任副主任。包保工作建立市领导全覆盖格局,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各包保1家A级主体,市四套班子其他领导和市法检“两长”分别包保3~5家A级主体,全市116家A级主体全部包保到位。参照市级包保做法,各县(市、区)四套班子、镇三套班子、村两套班子干部全部落实包保责任。
二是细化任务抓督查,责任压实到位。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的通知》,围绕“今年打基础、明年全覆盖、后年见成效”总目标,在全市构建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两个责任”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查清单、责任与任务承诺书等四项制度,细化属地管理责任,分解重点任务,明确督导事项。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牵头组建专项督查组,将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对包保干部督导工作履职情况开展跟踪督查。
三是组建专班抓运行,措施落实到位。市食安办设立专门办公场所、抽调专职人员组建落实“两个责任”工作专班,负责业务指导、工作协调、信息宣传等工作,各县、镇食安办工作专班也进入正常运转。目前第一轮包保工作已全面落实,市、县、镇、村四级6610名干部将15842家A、B、C、D四级获证生产经营企业纳入包保范围,组织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开展首次督导活动,第二轮分层分级、层级对应包保工作也已启动。围绕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这一关键,部署落实建制度、配人员、明职责、强机制、建档案、抓考核六项举措,采取线上培训、线下指导、专题解读、示范引领等方式,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督促企业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保证《规定》落实落地,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到位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