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董思文)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和市场监管总局《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强担当,奋力推进“两个责任”落实见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提升站位,完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地落实”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四个最严”和“党政同责”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自治区市场监管厅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把推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落地见效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任务,紧盯时段安排,锚定目标任务,及时印发了宁夏《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明确落实“两个责任”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成立由自治区市场监管厅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贯彻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明确各自职责。召开全区食品安全办主任视频会议,对落实“两个责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第一时间发送《致各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一封信》,加强与地级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沟通联系,取得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力求高位推动、高点起步、高效落地,取得工作实效。
凝聚合力,全力推进
将落实“两个责任”与推进全域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和整治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紧密结合,确保包保责任制贯通联动、一体压实、落地见效。建立“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周报表制度,每周汇总并通报各市工作进展和包保数据台账建立情况;将落实“两个责任”与深化食品安全“守底线 查隐患 保安全”专项行动工作一起调度,及时通报进展情况,解决工作困难,明确推动重点;及时收集整理各市(县、区)工作动态、推进举措等信息,编印《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简报》,凝聚共识,激发动力,促进交流;将推进“两个责任”落实纳入了今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督促各地强化落实,坚决打好打赢这场“攻坚战”。
强化指导,末端发力
《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实施以来,出台了《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关于特殊食品生产企业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指导意见》,统一制定了《食品安全总监任命书》《食品安全员授权书》《食品安全总监履职承诺书》《食品安全员履职承诺书》《企业食品安全总监职责》《企业食品安全员守则》《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每周食品安全排查报告》《每月食品安全调度会议纪要》等8个文本样稿并下发全区;通过线上线下举办了全区特殊食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总监及食品安全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全区各级食品生产监管人员及企业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等8000余人(次)全程参加了培训;指定吴忠市在大型、中型、小型企业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积极开展试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风险管控工作,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生产过程管控机制,为早日形成适合全区可复制推广的工作经验打下基础。目前,全区10家特殊食品、122家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总监已全部上岗。同时,制定印发《关于食品经营企业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实施意见》,聚焦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实操性,进一步明确了“做什么、由谁做、怎么做、做到位”,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责任,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行为,加快推动食品经营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确保年底前全面实现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配备到位。
任务倒逼,攻坚克难
紧盯第一阶段任务要求,以落实“三个清单一项承诺书”制度为重点,把完成数据填报和责任清单的填报和报送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通过对全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分布、规模、业态、底数等进行全覆盖摸底调查和汇总,全区共核定食品生产经营主体42753家,其中A级136家,B级866家,C级5428家,D级36323家。按照《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实施细则(2022版)》相关工作要求,截至12月7日,上报包保主体企业35986家,已建立包保关系责任清单企业34988家,确定包保干部11164人,包保干部均与包保企业主体建立包保关系,形成责任清单。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包保干部名单》《包保主体台账》《责任清单》《食安办人员信息表》等数据已通过市场监管总局前置机制上报国家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