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何淼 记者程家武)马鞍山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安委、省食安委推动落实“两个责任”工作部署,以“四个突出”推动“两个责任”全面落地,筑牢食品安全防线。11月10日已全面完成市、县、乡、村四级食品安全包保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建立和承诺书签订工作,督导工作同时全面铺开。
突出顶格推进,上下联动规划“一盘棋”
一是地方重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推动落实“两个责任”作为“一把手”工程,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高位推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二是部署有力。市领导就落实“两个责任”提出具体要求,要求迅速建立健全分层分级、层级对应的食品安全包保责任清单制度,做到建档锁定、备案备查,实现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精准防控。三是专班推进。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成立推动落实“两个责任”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出台实施方案和包保方案,进一步明确全市包保工作分级标准、任务要求、实施步骤等,为建立工作台账、开展督导提供了政策依据。
突出宣传发动,科学谋划深耕“责任田”
一是强化指导。将宣贯培训与实践相结合,针对推动落实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编印指导手册、督导手册,从实用性、可操作性出发,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点、操作方法和步骤,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级落实落细包保任务。二是注重宣贯。举办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宣贯培训会,向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及以上食安办负责人详细解读相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指导各县区(园区)制定工作实施方案。三是加强联动。建立专班工作微信群,随时反馈相关问题,共享政策解读、技术交流、培训课件等材料,专人负责问题答疑,提高工作效率。
突出示范引领,压实责任增强“执行力”
一是率先推行总监制度。马鞍山市先于国家要求,率先出台《马鞍山市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总监制度(试行)》,在规上企业推行食品安全总监制度,明确聘用培养、岗位履职、激励机制等内容,特别是要求企业副职担任食品安全总监,较早在全市30家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全覆盖配备总监。通过“编制一套记录材料、开展一次技术帮扶、搭建一个学习平台”,在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全面配备食品安全总监,目前,已配备到位189名。二是先行推进属地责任。作为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先行先试市,马鞍山市采取“市级率先、层层压茬、各级同步”的方式,切实传导压力,牢牢把握时间节点,迅速对全市食品安全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覆盖摸底调查,将25767户正常经营的主体划分为A、B、C、D四级,并根据“分层分级、层级对应”的原则,分类确定包保干部范围,明确4569名干部参与包保,确保包保主体与干部合理匹配。三是有效调度工作进展。制定《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签订情况日报表》,分层分级每日调度全市工作进展,争分夺秒仅用10天就全部完成建立责任和任务清单、签订承诺书等工作。
突出督导检查,末端发力织密“防护网”
一是拉高督导标准。作为全国第三批、全省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单位,马鞍山市拉高工作标准,在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督导的基础上,要求各级包保干部照单履职、挂图作战,在创建期间每月至少开展1次督导。二是迅速启动督导。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内的10位市领导分别带队赴A级包保企业开展督导工作,督促企业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风险管理清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检查企业“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实施情况。三是确保工作实效。通过层层督导、持续发力,把责任压实到最小工作单元,有效提升风险防控水平,产生了“1+1>2”的倍增效应。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已积极整改,真正织密“防护网”、把牢安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