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学期来临之际,北京小学红山分校的校园餐模式迎来了惊喜升级!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现代教育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城市广播、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中国之声、中新社、千龙网等多家新闻媒体于9月4日齐聚北京小学红山分校,对校园餐模式的创新升级举措以及学生的体验进行了采访并报道,为新学期开学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北京小学红山分校位于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305号二区12号楼,占地5499平方米、建筑面积7250平方米,地处市区核心地段,土地资源紧张。现有27个教学班,服务师生1200余人。在深入推进校园餐专项整治和改革工作中,学校采用“中央厨房+微厨房”供餐模式,仅用70平方米的占地,满足了1200名师生的供餐需求,成功解决校园外供餐弊端,大幅提升校园餐质量,实现小空间办大事。
模式创新——兼顾效率与品质 “中央厨房+微厨房”是校园供餐领域的突破性模式,利用中央厨房集中加工和洗消的效率优势与微厨房现场烹饪的品质优势,从源头保障餐食“安全、健康、营养均衡”,同时解决传统外供餐中保温差、口感衰减的问题,提升师生用餐体验。
时效突破——大幅缩短供餐时间 用中央厨房集中加工的净菜,在微厨房进行烹制,实现了菜品出锅到端上餐桌的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大幅压缩至50分钟(缩短超50%),有效解决校外供餐的痛点,让师生能吃上热乎、新鲜的午餐。
科技赋能——安全可溯源、管理可感知、服务可量化 微厨房配备万能蒸烤箱、食安监管大屏、智能油烟净化一体机烟罩、智能食品留样柜、物联冰箱、AI行为分析系统等,通过智能设备布局、数据化监管及“明厨亮灶”,实现“人、货、场”全维度智慧监管,构建学校智慧食堂。
远程监控——全场景全流程风险闭环 微厨房在监控端实现中央厨房监控信号接入,突破了“中央厨房+微厨房”模式中远端央厨缺少监管的难题。通过连接粗加工、切配、洗消等关键场景的视频信号,在微厨房端即可对中央厨房的画面进行监控,督促中央厨房规范粗加工与洗消操作,为食品安全再添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