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刘静慧)为进一步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农村地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日,长春市市场监管局宽城分局组织召开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行动推进会暨食品安全培训会议。会议总结了前期工作,部署下一阶段任务,并通过培训提升生产经营主体食品安全意识和监管人员业务能力,共计106人参会。
据了解,自行动开展以来,执法人员围绕农村集贸市场、小商店、小餐饮店、小作坊等重点场所,累计出动监管人员502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249家次,有效遏制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的泛滥势头。
针对存在问题,会议明确了下一阶段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方向。一是加强食品原料监管,严查使用不明来源、不合格肉类原料及重金属污染物超标农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规范食品生产行为,重点整治未经许可生产食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添加非食用物质及生产侵权食品等行为。三是强化食品销售环节主体责任落实,重点整治销售过期变质、“三无”“山寨”、劣质食品等问题。
培训环节围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过程控制、假冒伪劣食品识别等内容展开,通过案例分析和实物展示提升参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并重点指导食品经营单位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及规范储存等流程,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会议强调,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须提高政治站位,辖区监管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能力,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营造共治氛围。
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持续深入推进专项整治行动,全力守护农村群众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