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延明泽)2月20日,吉林省市场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国家总局、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吉林省“两会”部署要求,总结2020年吉林省市场监管工作,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动员全系统加压奋进、再谱新篇。
会议强调,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场监管系统迎难而上、担当作为,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市场监管力量。一是开展“雷霆2020”系列执法行动,查办各类案件7462件。吉林省食品加工小作坊持证率、大型农批市场规范化建设“四率”、校园“明厨亮灶”达到100%。超额完成每千人3批次食品抽检任务,核查处置率达到100%。二是开展质量标准提升行动。打造东北区域NQI高地,吉林省质检院、计量院一期项目建设已经启动。三是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检查各类冷库1.8万家次,封存进口涉事冷冻产品330吨。6天建成“吉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
会议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吉林省市场监管系统要扎实推进业务体系建设,多维度多方面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质量安全、知识产权等领域“雷霆2021”系列专项执法行动,组织开展“网剑行动”和电商平台主体责任专项治理“百日行动”。聚焦食品药品、医疗服务、网络直播等重点领域行业,集中整治流通领域市场乱象。
坚决守住质量安全底线。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充分发挥各级食安办组织协调作用,对照省级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和监管部门事权清单,加快构建省市县乡四级责任网络。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年”活动。聚焦食品生产经营关键环节及校园食品、农村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加大食品违法案件查办力度。扎实推进670家“名优特”食品加工小作坊创建和23家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检验能力提升民生实事工程。
探索启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加大食品抽检力度,确保完成吉林省8.7万批次抽检任务,市县力争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率达到2.5%以上。
长春、延边要做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争创工作。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在吉林”创建工程。
加强消协组织建设。抓紧恢复市县两级消协组织。建立健全消费维权“集体诉讼”和“公益诉讼”机制,有效维护消费群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围绕消费维权年“守护安全畅通消费”主题,组织开展好“3·15”宣传、“安全消费吉林行”等公益活动。
强化智慧监管。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快构建“互联网+政务”“互联网+监管”和大数据中心的“2+1”信息化体系,特别是要抓住疫情防控契机,加快推进智慧食安和智慧药监建设。
建立“吉品”品牌标准、规则、质量、培育和推广体系,运用国际通行的第三方认证评价机制,以长白山人参、吉林黑木耳、吉林蓝莓、畜产品等特色农产品先行示范,打造“吉品”高端区域品牌集群。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好对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生产经营单位的消毒处理证明或记录的抽查。督促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落实提前24小时报备制度,及时通过“吉冷链”系统上传数据,对拒不执行“四个不得”防控要求的违法行为,严格按照“三个一律”原则从重从严查处。强化涉疫冷链食品应急处置,及时上报进展情况,切实降低涉疫冷链食品输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