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袁梦葳 记者程伯全)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 “舌尖上的安全”,江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职能职责,精准施策,以把好 “三关” 为着力点,全力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为校园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追根溯源,把好食材“源头关”。
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对全县90家学校食品原料供应商进行摸排,建立台账,并进行信用评级,做到心中有数。约谈培训,提升能力。开展市县两级行政约谈培训2次,强化其索证索票、进货查验、食材规范贮存及运输管理能力,强化生鲜食用农产品溯源,开展针对性农残检测培训,对生鲜食用农产品加上“双保险”。监检联动,促进规范。实施校园食材专项抽检50批次,每学期开展全覆盖检查2次,督促经营单位严把进货采购控制关,强化溯源管理,确保校园餐食材安全。
流程严管,把好监督“检查关”。
提前介入,关口前移。对升级改建的3家学校食堂图纸进行提前规划指导,优化流程布局,完善设备设施。规范制度,强化约束。联合县教体局印发制度规范样本,形成制度约束,有效防范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部门协同,凝聚合力。成立由县市场监管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五部门组成的学校食品安全联合检查组,协同5个基层监管所及乡镇食安办,对学校进行全覆盖式监督检查,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458人次,检查学校(幼儿园)食堂122家、学校食材供应商1家、校园内食品销售单位14家,发现并整改问题97个,办结案件1件,罚没款1.5万元。
多向发力,把好主体“责任关”。
强化宣传,提升意识。积极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手抄报大赛,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儿童节食品安全宣讲等活动,加强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常态化培训,形成机制。联合县教育体育局每学期开学前对学校开展食品安全培训,不定期开展学校食品安全风险研判,督促学校配齐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推动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畅通渠道,形成社会共治良好氛围。张贴《关于对“校园餐”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的通告》122张,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推动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共治格局。
下一步,江安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推动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以实际行动守护校园食品安全,让师生吃得放心、家长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