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南江县市场监管局“四化建设”助力“美靓特精”食品小作坊建设

2024-08-14 10:46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程伯全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杨宏星 张晋 记者程伯全)小作坊食品安全是事关民生安全的大事,也是市场监管工作的大事。近年来,南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抓实“四个最严”工作要求,遵循巴中市培育优质地方特色食品小作坊品牌工作部署,将培育“美靓特精”食品小作坊作为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安全行动,提升小作坊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的关键着力点,以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阳光化建设,推动食品小作坊规范、健康发展。

建章立制 服务小作坊“标准化”建设

结合《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四川省食品小作坊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将小作坊审批和日常监管有机融合,对符合申办许可条件的小作坊,按照“提交申请-现场核查-许可登记-证后监管”全流程一条线办结,市场监管责任股室全程负责,指导帮扶小作坊实现“备案”至“许可”平稳过渡,截至8月,共办理小作坊许可登记74件。

实施“一坊一档”档案机制,针对不同小作坊实际情况,“一对一”指导经营主体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标签标识,隐患台账等,通过建章立制实现对小作坊的有效管控,累计开展证前指导服务10余次,指导整改问题25个,分类完善进货查验、销售台账等小作坊管理制度6个。

分类分级 抓实小作坊“规范化”管理

在对全县小作坊进行摸底排查的基础上,按生产规模、风险分级、产品种类、价值导向等,南江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属地乡镇(街道)对全县74家小作坊等进行分析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小作坊划分为三个等级,实施“红黄绿”分级分类监管,2024年对具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4家食品小作坊开展第一批“美靓特精”小作坊培育,列入绿标经营单位。2025年将按小作坊总数的10%,指导8家小作坊达到“五个到位”标准,列入黄标经营单位,并选取4家推荐第二批“精特美精”小作坊建设;将风险隐患点多,生产设备老化陈旧、生产环境“脏乱差”、长期无证经营以及多次整改不达标的小作坊划为红标监管单位,实行重点监管,强化问题整改,对整改不合格的坚决关停取缔。

广接地气 发展“特色化”小作坊品牌

通过科学整合南江红色文化和产业优势,对有提升意愿、具备较好食品安全基础的小作坊,引导其从“家庭式作坊”向“规范化作坊”转变,充分挖掘南江特色食品资源,积极动员“张家月饼”“贵民包谷酒”“长赤麻饼”“南江鸭脚板”等食品小作坊申报地方特色食品,积极推荐达标优质小作坊,落实“5个公开承诺”,参与四川“乡村好味道”评比活动,带动全县小作坊从加工价值向品牌价值、文化价值提升。

智慧赋能 确保小作坊“阳光化”运营

充分发挥“互联网+市场监管”平台作用,引导具备条件的优质食品小作坊根据空间布局在原辅料验收、清洁消毒、生产加工等关键点位安装视频监控,24小时监控生产加工过程,确保加工透明、生产放心。动员指导已取得许可证的食品小作坊积极接入“互联网+市场监管”平台,确保2025年底前,取得许可证的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场所可视化率达100%,打造“放心、舒心、安心”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