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四川省什邡市用好“四三三”工作法 让农贸市场“靓”起来

2024-09-06 20:03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程伯全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程伯全)农贸市场不仅关系着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更是展示城市民生的微观窗口。近年来,德阳什邡市不断夯实责任,坚持靶向发力,积极探索“433”工作法,整治农贸市场环境“顽疾”,深入推进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作,让农贸市场有“颜”有“序”更有“文明味”。

 

改造后的农贸市场环境 图片来源:什邡市市场监管局

突出“四个到位” 构筑共建共治工作体系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将农贸市场改造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重点实施项目,明确牵头市领导、牵头单位、目标要求及完成时限,压紧压实责任,确保任务落实落细,召开工作联席会议12次,研究市场改造问题16个。二是经费保障到位。全力保障经费,奠定农贸市场改造基石。投入总资金640余万元,政府奖励240余万元,目前已完成陵园路、中心大街、金河路3个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建城区现有农贸市场8个,正在新建智慧市场1个。三是市场改造到位。改建蓥华镇农贸市场(含红白、蓥华、冰川三个市场),项目总投资额约613万元,占地面积约20485㎡(含外延道路),建筑面积约3300㎡、周边道路面积约8600㎡;二标段建设内容为新建马井镇综合农贸市场,项目总投资约487万元,占地面积7312.16㎡,建筑面积2424.75㎡。现已完工并交付使用。四是宣传发动到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农贸市场内开展食品安全、文明经商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及文明创建的参与度和知晓率。各市场设立文明城市各类宣传栏130余个,利用LED、横幅等发布2000余条宣传标语。

 

改造后的农贸市场环境 图片来源:什邡市市场监管局

抓实“三项制度” 形成常抓常管工作格局

一是凝心聚力抓规范。加强日常督查和专项督查,对标找准农贸市场的问题关键。什邡市领导多次就突出问题进行现场调度,会商重难点问题,灵活运用督查通报、整改通知书、交办通知书、温馨提示,形成“问题反馈、限时整改,回头问效”的工作闭环,进一步提升农贸市场规范程度。二是突出重点补短板。拉高任务标杆,进一步落实农贸市场开办方的主体责任,指导农贸市场开办方结合市场实际,健全农贸市场各项制度,加大市场投入力度,逐步完善集贸市场各种设施设备。完成改造农贸市场公厕9座,全部达准二类标准。三是强化日常管理常态化。建立“网格管理、综合督导”的工作模式,由什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包保市场,抽调专人定期开展市场巡查。同时,各市场监管所按照辖区属地管理原则,对各自辖区的农贸市场采取每日巡查形式,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立行立改,保持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和规范管理常态长效。

 

现场会商重难点问题 图片来源:什邡市市场监管局

实施“三字方针” 保障“菜篮子”里的大民生

一是立足“实”字抓安全。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机制,要求市场主体亮照经营,依法依规经营。拓宽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完善消费维权投诉举报机制建设并上墙公示。优化食品检测流程,持续推进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和质量安全监测,构建起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筛查网络,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逐步健全追踪追溯体系。二是立足“管”字抓市场。引导推进行业自律,推动市场主体从“经营为主”向“经营与安全并重”转变。约谈市场开办方和批发商,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制作宣传广告、悬挂警示标语、签订守法经营承诺书等形式,增强市场开办方和批发商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切实树立“守信一路绿灯、失信处处受限”的诚信经营意识。三是立足“清”字抓服务。针对中心城区农贸市场“脏、乱、差”,市场内秩序乱象、安全隐患、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等问题,积极协调执法、消防、公安、街道办等部门开展综合执法行动,引导农贸市场业主及经营户加强问题整改,依法依规经营。对市场保洁工作“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有效整治市场及周边环境,以市场治理“小切口”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