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杭州临平塘栖镇:“一村一味”绘就食安共富新图景

2025-10-21 14:10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连待待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吴帅 郑曼沁)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安全是底线,共富是目标。今年以来,杭州紧扣全省部署,以“经营规范、产业兴旺、生活方便、群众满意”为核心,推进“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积极探索农村食安治理新模式。在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一场以“一村一味”为特色的“舌尖共富行动”,正让乡村食安与百姓增收同频共振。

塘栖镇地处杭州北部,是浙北重镇、江南水乡名镇,逶迤千里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孕育了独特的乡村产业基础。临平区聚焦食品安全与乡村共富深度融合,在塘栖镇先行先试,整合该镇塘栖村、丁河村、丁山河村、泰山村四个村资源,以“一村一策”定发展方向,产业协同聚发展合力,监管升级守安全底线等举措,不仅筑牢了乡村食品安全防线,更激活了乡村经济活力,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特色产业经营,收获致富成果。

塘栖村:联盟化发展激活产业动能

塘栖村推动全村7家农家乐及3家餐饮新业态组建“餐饮联盟”,建立“夜宵例会”制度,以“食安标准统一、管理规范统一”为目标引导农家乐“集群化”发展。同时,以“村建民用”模式引进“草莓君智慧农业园”,打造“天空草莓瀑布”,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突破300万元,同比增长30%。该村还在共富研学中心开设《食安护乡村 共富幸福来——乡村食品安全治理》等课程,成为乡村食安人才培养与科普的重要阵地。

临平区乡村共富研学中心 梁晓莹摄

丁河村:“共富工坊”蹚出小作坊升级路

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全程帮扶下,丁河村将村里分散的食品小作坊集中迁入统一规划的工坊园区,以“标准化、阳光化、数字化、园区化、文旅化”“5S”现场管理体系规范生产,建成“鱼鹰共富工坊”。工坊通过集中技能培训、严格品控管理提升产品质量,目前工坊已吸纳5家商户入驻,集中加工销售米糕、粽子、枇杷叶茶、青鱼干等特色产品。2025年工坊销售额已超800万元,带动周边100余名村民灵活就业,人均增收超4000元。

“鱼鹰共富工坊”特色产品 梁晓莹摄

丁山河村:“非遗+食安”盘活资产助农增收

丁山河村曾有一批手艺精湛的糕点工匠,但因缺乏固定生产场地,面临“食安隐患大、销路窄”难题。村委以“非遗+食安”理念为核心,引进杭州老刀食品有限公司,将废弃校舍改造为企业生产车间和体验用房,盘活村集体资产。在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下,统一生产场地、技术标准和品牌名称,成功打造“老刀·幸福的院子”省级非遗工坊。如今,“老刀·幸福的院子”主要生产塘栖老式传统食品,已带动300多家农户年均增收200多万元,多次获中央媒体报道。

丁山河村“老刀·幸福的院子” 梁晓莹摄

泰山村:共享实验室破解企业检测难题

泰山村是蜜饯企业集聚地,蜜饯食品检测需求量大。当地沈华食品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联合提出建设共享实验室的需求后,在塘栖镇蜜饯行业协会牵头、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支持下,临平区市场监管局指导建立“南扒山实验室”,实现检测资源“共享共用”,有效降低企业检测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

共享实验室 梁晓莹摄

目前,塘栖镇通过“一镇引领、四村协同、产安融合”的一体化建设,实施“食品产业提质、食品安全守护、共富共享增效”三大工程,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食安共富”联合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塘栖镇的实践是杭州“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的生动案例。杭州市食药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继续深化‘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推动食品安全与共同富裕深度融合,让乡村更安全、更富裕、更美好!”